当前版:04版
陕西地电榆林电力分公司
崛起中的“深度”布局
    为陕北能源化工产业提供优质供电服务。
    开展状态检测,提前预判大型变电设备健康情况。

    陕西地电榆林电力分公司紧扣城市发展脉搏,扎实开展城市配电网络建设,确保电能畅行无阻,将稳定电网和优质服务奉献给城市和百姓。如今面对新型城市的崛起,陕西地电榆林电力分公司又是怎样谋篇布局的呢?
    “米字型”电网筑牢城市发展脉搏
    “城市配电网必须超前谋划,才能为经济发展开好路。一方面紧扣城市发展脉搏,与市政府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另一方面要参考先进国家经验,做好整体谋篇布局。我们与新加坡电网和法国的电力公司长期合作,他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榆林电力分公司规划基建部主任张建龙介绍。
    以榆阳区为例,西沙、东沙、南郊、沙河这四座110千伏变电站分踞在市区(包括高新区在内)的四个方向上,榆溪河畔即将建成投运的河滨110千伏变电站正在这四座变电站的中心,这个坚固的“大十字架”不仅将榆阳区分为四个片区,而且在每个供电区域都实现了连环三角110千伏双回路三电源点供电。位于西沙和东沙之间的北郊35千伏变电站、已处于建设前期的榆溪花园110千伏变电站与河滨变连成一线,将这两个片区内的供电区域更加细分。西南、东南两个片区正在和市政规划密切配合,随着这两个区域的城市建设跟进,这两个片区内将再建两座变电站。届时,榆阳区配电网将完全实现“米字型”架构。
    榆阳区供电分公司副经理郭宏忠说:“米字型架构是美国等世界一流电网国家目前认定的最优化、最稳定电网结构,而这个结构的基本形态在今日榆阳区已初步形成。”
    “智能化”防控确保电能畅行无阻
    榆林电力分公司采取“设备、技术、人”三层防护手段,确保电能畅行无阻。
    2013年初,榆林电力检修公司成立状态监测班,配备先进红外线成像仪、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便携式局部放电检测仪,使榆林地电系统所辖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都有了“医生”。
    塞上大地广袤荒凉,架设在这里的3000多千米线路也有了“电子眼”。2014年5月13日14时50分,榆林电力送电处副主任毛亚军接到一条短信:“您所负责的1261张柠I线015杆综合倾斜度超限。”他立即安排人到倾斜杆塔处加固纠偏。原来,榆阳区北部属于煤矿采空区,特殊地质导致杆塔倾斜不时发生,他们引进了一种名为“杆塔倾斜在线监测仪”的设备,就像手机芯片一般安装在杆塔顶端,以太阳能为电源,将杆塔倾斜状况在线感应发射到电脑或手机终端,使线路维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并处理。
    带电跨越是榆林地电系统内在110千伏、35千伏线路维护、建设、检修中已广泛应用的一项不停电作业技术。作为在陕西省地电系统中开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一项技术,现已推广到县级电力局和供电所。
    “原创式”服务点亮驼城万家灯火
    榆林电力分公司“原创式”温情服务点亮驼城万家灯火,赢得了百姓口碑。
    凌晨检修“一举三得”。将停电检修时间调整到凌晨3时至6时,一是不影响群众生活;二是避峰就谷,不影响售电量;三是夜深人静,干活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在保证照明情况下,安全隐患少了很多。
    大客户分级管理有序贴心。对所辖区域内大用户按照用电量、用电性质、企业性质等指标分级管理,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针对其自身特色与用电特点进行个性化服务。每逢节日进行大用户座谈,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制定个性化创新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便捷服务“五个到位”。榆林电力分公司推广“人人是窗口、事事在服务”服务要求,从企业文化入手凝心聚力、从标准化建设入手整齐划一、从优化信息流程入手透明公开,从人员素质入手推广微笑服务,提出窗口服务到位、流程便捷到位、缴费贴心到位、信息公开到位、宣传明白到位等“五个到位”,将优质供电服务贯穿于供电企业员工服务全过程。
    放眼大漠,巍峨壮丽的榆林电网挺起了这片高原的钢铁脊梁,条条银线烁空,温情照亮的是350万人的窗前灯下。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陕西地电榆林电力分公司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重任,在新型城市崛起中,开创新篇章。(图片由李霖提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