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白河万余学子迁新家
本报记者 何俊洲 通讯员 王忠新
     “都说新白河一中好,我算是见识了,这里和北京、西安等地的大学相比一点都不差。”刚刚送完孩子入学的郑某感叹道。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这些高中生们陆陆续续迁进了刚刚建成的崭新的白河一中。和他们一样,白河县城的初中生、小学生,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都搬进了新家。
    新建高中叫荒山换新颜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尤其是在这个“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的贫困县更为艰难。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白河县委县政府集全县之力,于2011年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挖山建校行动。投资约4亿元,在县城南侧冯家坡征建设用地430亩,规划新建校舍10.34万平方米以及400米田径操场及辅助设施。经过3年的建设,昔日荒坡荒草荒无人烟的冯家坡,而今变得道路宽阔,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校园建筑物楼鳞次栉比,浑然一体。学校入口巍然挺立的综合楼设计独具匠心,40余根双排抗滑桩立柱把以往坡度达到40度的山坡围堵成1.9万平方米的人造小平原,一个标准跑道和一个游泳池正在修建之中。
    今年暑期,县上又拿出3000万元,购置生活及教学设施。校园内,图书馆、超市、维修店、缝纫店、停车场等一应俱全。
    资源整合牵一发动全身
    县一中建起后,原县一中校园就成了位于黄金地段的一块肥肉,有人说这里适合盖县医院,还有人说这里适合搞大部门办公,更有开发商看中想搞开发。最终,还是给了城关初中。如此,校园扩大了2倍,原县一中的办学设施无条件调拨给城关初中,城关初中升级了。
    原城关初中校舍也是新建的,就是校园面积略小了点,但比起城关小学来说,条件好多了。县政府又决定将城关小学迁入到了原城关初中,城关小学也升级了。
    接着又将幼儿园迁到了位于老县城的原城关小学。同样,幼儿园也升级了。
    迁出新貌赢得了叫好声
    往年还没等开学就有很多关系户变着法子给农村孩子转学,可是县一中承载能力只有这么大,着实叫校长为难,而今这个晒得黑不溜秋的校长牛玉斌最大的感慨是“今年好了,这个问题再也不存在了。”今年开学,全县自发转入白河一中的高中学生超过1200余人。以前只能为全县农村1800名学生提供住宿保障,而今,已超过4500人。
    城关小学也变了,很多原先同班的同学不在一个班上了。校长说:“城关小学迁到新址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消灭了大班额。原先我们只有18个教室,不得不每个教室容纳六七十人,现在好了,我们的办学规模规划到26个班,每班最多不超过45人。”
    最能让家长省事的,要属幼儿园回迁了。以前的县幼儿园在新城狮子山。老县城家长每天接送幼儿往返平均路程超过2公里以上,而今方便多了。“这下好了,我们幼儿园园舍增加了,原先一个班50多人,现在可以规范到每班35人,教师压力小了,家长也满意了。”园长赵丽不无感叹地说。
    万余学子迁新家,校校都有新气象,校校都有新特色,校校都有新突破。白河县此举,激活了教育整盘棋,迈向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