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为了学子能圆梦
——探索陕西正大技师学院的特色办学思路
    本报记者 靳天龙 贺世梁
    “21世纪竞争的核心是一支有生产活力的、灵活的劳动大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级技工院校发展的硬道理。陕西正大技师学院创新办学思路,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该学院2014年计划内统招1200人,第一批入学新生已达800人,第二批已报名400多人。生源主要来自于陕西榆林、延安、渭南、铜川、甘肃、内蒙等。陕西正大技师学院,从齐备的实训楼到舒适的公寓楼,从严格的军训到欢愉的活动,接待的热情,工作的认真,秩序的井然,使记者细致地了解了“她”的办学思路,真切地感触了“她”的特色魅力。
    陕西正大技师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高级技工院校。学院依托榆林重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开设化工能源、机电一体化等特色专业;立足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需求,开设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管理与园林艺术等特色专业。学院凭借市场化、特色化的办学,迅速成长为许多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战略合作基地。
    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学历要求,陕西正大技师学院于2008年开始与陕西继续教育大学联合办学,2012年与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联合,开展专升本等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还开设网络教育学院深造,可取得教育部官方网注册的本科文凭。成功走出了“大专+高技”、“大专+技师”、“本科+技师”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形成了“学历+技能+就业”招生、就业两旺的良好局面。
    “定单培养”是陕西正大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为满足企业的特殊需要,学院组织专家、骨干教师以订单式培训方式培训特殊紧缺的专业人才。理论和与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学生理论理解得透、技术学得扎实,培训结束后学员基本成为企业合格的技术人才,直接顶岗上线备受企业青睐。“订单培养”,实现育人与用人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使学生保障性的搭乘就业梦想直通车。学院先后成立了“国企淮矿班”、“国企兖矿班”、“国企中银班”、“陕汽东方班”、“国企徐矿班”、“国际海员班”等,以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合格技术人才4.2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国内行业领先企业,部分优秀学生被企业送往国外研修并成为技术骨干,长期与国内大中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6%以上。
    “双师型教师”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陕西正大技师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促进教师学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制定落实“双师型”教师特殊岗位津贴的奖励制度、学校实训制度、进修培训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一支以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和高级技师为骨干,以“理实一体化”教师为主体、集专兼职教师为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工作的生命线。陕西正大技师学院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产业结构情况,制订一部和企业岗位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以及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在教学手段上,提倡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形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采取教学检查、督导听课、学生评价、校园网公布等措施,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有效地进行质量监控。
    思路决定成败,技工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陕西正大技师学院抓住社会经济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大的机遇,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方式,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依靠人才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