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推进国土增绿色 确保农民得实惠




本报记者 聂文军 谭亮 李向阳 通讯员 赵峰 文/图
靖边县位于我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年平均降雨量395毫米,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靖边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理念,加大林地资源管护力度,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计划完成植树造林任务11万亩,上半年完成造林任务7万亩,县育苗面积稳定在2.0万亩,义务植树完成90万株,为促进国土增绿,实现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林业生产是基础
靖边县各国场圃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育苗理念,新育各类苗木196万余株,移植苗木20万余株,春季育苗造林600亩,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6000亩,森林抚育试点项目2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1万亩,封禁5000亩,防护围网4000米。
今年已完成退耕还林地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4000亩,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万亩,举办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民技能培训班,千里绿色长廊绿化绿化里程62.8公里,绿化道路60公里;樟子松基地3.2万亩,“千村万户”绿化8个村,分别为海则滩村、大桥畔村、张伙场村、林家湾村、陆家山村、老庄村、高渠村和代黄口则村。经济林建设方面,“两杏”基地新栽经济林树种6000亩、改良山杏幼林8000亩,红枣基地新栽红枣500亩,核桃基地新栽文冠果250亩。
踏实工作是关键
靖边县落实了工作职责,加大了“两防一禁”工作力度。野生动物、湿地资源和古树名木已分别落实给森防站、林政稽查大队、园林工作站,夯实了具体工作职责,摸清了现有家底,制定了保护规划,森林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治。
截止6月底,全县加强种苗检疫,严格控制有害生物成灾率,对外地调运的苗木实行全部检疫,所有造林苗木必须持有“两证一签”,手续不全的工程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和兑现资金,全县共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面积3.5万亩,无成灾面积,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检疫苗木4500万株,苗木产地检疫率95%,检疫种子80吨,检疫木材900立方米;森林火灾得到了有效防控。
靖边县政府出台了《靖边县森林防火工作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以及业务经费保障,今年以来充分发挥护林员职责,继续实行了重大祭祀节日县、乡、村三级防控机制,加强林区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装备,借鉴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建立高效可靠的林火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上半年全县共发生森林草原火灾45起,过火总面积2170亩,无人员伤亡,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封山禁牧明确了责任主体,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今年3月,靖边县政府出台了《靖边县封山禁牧工作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乡(镇)、村禁牧责任主体及责任追究办法,预算了工作经费。今年,乡镇禁牧工作由以往的管好公路沿线不断向腹地纵深推进,广大农民群众认识不断提高,全县禁牧工作整体好转。同时,榆林市林业局将靖边县确定为今年推行的抢茬放牧试点县,确定了王渠则和席麻湾为每年10月10日至12月30日在耕地内进行抢茬放牧试点乡镇,实现了“疏”与“堵”的有效结合,当前的封山禁牧工作正在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党的群众路线是方向
靖边县林业局以“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伊始,制定和印发了此次的活动方案,深入包抓联系点开展调研帮扶,并以此次活动为载体,所有科级领导进行了确定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服务,绿化了所在学校和村委阵地,建立了帮扶档案。
靖边县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林业局制订印发了活动安排意见、成立组织机构和督查组,及时召开全系统领到干部大会,在开展“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工作中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集中学习11次,机关干部写下心得体会30篇,调研报告8篇;通过传真、邮递、林业信息网、系统QQ群等形式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设立了意见箱、公开了举报电话,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服务对象参加的反“四风”及破解林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18条;在活动期间召开整改会议两次,印发简报4篇,回复整改意见5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林地纠纷毁林开垦,由一名副局长带队成立专案组介入调查,同时利用多媒体会议室集中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焦裕禄》、《杨善洲》三部的优秀共产党员教育片,使全体共产党员灵魂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结合群众路线的开展,靖边县林业局继续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制作了“林业局机关工作人员监督岗”,公开了机关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及办事流程,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严格财经纪律,模范机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确保农民增收是目的
靖边县林业局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在保证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整合国家和地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利用好地方配套资金,提高林业资金使用效率。
严格按照用地类型,依规足额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加强对临时占用林地项目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逾期不还、续占不缴费等违法行为,封堵漏费源头,坚决贯彻执行行政处罚收支“两条线”原则,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收费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林业内部审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缩减行政支出,节约林业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资金能够按时足额落实到位。
推行承包造林,提高营林质量。春季实施的所有工程造林,均面向社会采取准入邀请办法落实承包,实行了验资质—验苗木—看业绩—集体抓阄的办法落实造林企业或育苗大户,既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不耽误工程进度,切实提高了造林质量。承包造林合同按照“定地块、定权属、定任务、定树种、定标准、定质量、定投资、定奖罚”的“八定”原则签订,造林合格后,投资分别按6:2:2、5:3:2和4:3:3分三年付清。
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科技含量。所有造林苗木全部进行现场检疫、检验,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和“三方签字”制度,确保造林工程使用“良种壮苗”。广泛应用保水剂、生根粉、保水膜,全面提高了造林质量。
坚持生态为先,统筹城乡绿化。在树种选择上,靖边县的常绿树种造林比例提高到40%以上,更加突出“国土增绿”;在造林布局上,投资重点向县城、重点村镇和旅游景区周围倾斜,同时加快“五台森林公园”等城市绿化工程,更加突出“身边增绿”。
靖边县林业局紧紧抓住雨季和秋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全面完成今年的尾留造林任务,对不合格造林地块进行全面补植,并进行严格验收,推进国土增绿色,确保农民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