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日长月长
刘秀清

    一日,母亲说起她年轻时在沙河乡下姥姥家时的感受:
    “那时候,天比现在长。白天在地里干到看不见了,回到家,做饭,吃饭。吃完饭,再去要好的姐妹家说说话。说够了,再回家。弄点夜宵什么吃完了,再睡。你想,这要搁现在,得几点了?可是照样能睡够,觉得夜也挺长。现在有表了,几点干啥几点干啥,算计得精准,可就是觉得一天挺快就过去了,也睡不够觉。”
    母亲最后得出结论:“过去的时间比现在的要长。”
    母亲对过去的忆念,如同我对小学时暑假的感受:时光稳稳当当,悠悠长长,白天同学家、邻里处、街巷中四处转悠,晚上在路灯下捉蛐蛐、做游戏,不被课时分割、没有清晰到时、分的界限。
    日子,在这样的浑然一体中回归了时光本身的丰实、圆融、安稳。人沉浸其间,像沃原中的一株草,像密林里的一棵树,生长于斯,自然天成,物我相谐。在母亲对美好时光的忆念里,因为有了劳作,有了土地,有了乡情淳朴,而益显芬芳。
    四方闲客先生有一首《醉太平·秋实》:“禾芳树芳,颗黄粒黄,采摘几处人忙,装千筐万筐。村康镇康,秋香梦香,丰年诸事停当,饮琼浆玉浆。”用“村康镇康,秋香梦香”的佳词从另一个角度细致描摹了母亲心中“日长月长”的美好境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