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苗木园里的绿色梦想
本报讯(李长波 王正平 报道)盛夏的宁强县铁锁关镇天高云淡,艳阳高照。行进在该镇刘家坝村的田间道路上,两边的田野已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田地内,一株株茁壮的银杏树迎风招展,生机勃勃,村民们在各自的地块里干得正欢,采叶、装袋;公路边,村民们正把一袋袋树叶装车外运,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田间地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我们刘家坝村自然条件差,群众增收渠道狭窄,劳务输出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自从发展起苗木产业,我们甩掉了多年的贫穷帽子,家家盖起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近日,走进刘家坝村苗木示范基地,村党支部书记高少勤正在自家地里采摘银杏叶,看见笔者来参观,高少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苗木种植户张国军的银杏园里人声鼎沸,20多个前来帮忙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探讨着育苗经验。张国军给笔者算起了增收账:去年,由于家里搞建设,他只育了1亩银杏树苗,每株幼苗价格达到2.7元,收入6万余元;今年,他承包了10亩土地,培育了樱桃、银杏两个树种,拿樱桃举例来说,1亩樱桃有6万株樱桃树苗,按每株1元算,每亩就可收入6万元,苗木产业让他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该村村主任高文正说,自己以前除了干村上的工作,就是守着几亩土地,忙碌一年也就解决个温饱。刘家坝村自然资源匮乏,没有发展食用菌等产业的条件,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培育苗木的信息,于是就试种了1亩银杏苗,虽然当时没什么经验,出苗率不高,但仍然收入了3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上种植苗木的农户越来越多,如今已有70%的农户在发展苗木产业,品种涉及银杏、核桃等干果树种,桂花、樱花等观花树种,涌现出了高文美、刘建奇、蒋华明等苗木种植大户。苗木种植成本低、见效快,而且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不管种什么树种,一亩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高少勤说:“为提高种植积极性,镇上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每向加工厂销售1000斤银杏鲜叶,加工厂免费给我们提供60斤银杏种子;邀请技术员同苗木合作社技术骨干,对我们进行鲜叶采集、鲜叶保鲜技术指导培训。”
该镇党委副书记熊跃华介绍说,目前,全镇已有银杏育苗1500余亩,年产鲜叶可达1875余吨,年产值可达660余万元。
据了解,铁锁关镇目前已有刘家坝、河沟、周家坎等6个村在大规模发展苗木产业,种植苗木的农户达到了55%,农户苗木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占到80%,越来越多的铁锁关群众靠种植苗木实现了致富梦想。
“我们刘家坝村自然条件差,群众增收渠道狭窄,劳务输出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自从发展起苗木产业,我们甩掉了多年的贫穷帽子,家家盖起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近日,走进刘家坝村苗木示范基地,村党支部书记高少勤正在自家地里采摘银杏叶,看见笔者来参观,高少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苗木种植户张国军的银杏园里人声鼎沸,20多个前来帮忙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探讨着育苗经验。张国军给笔者算起了增收账:去年,由于家里搞建设,他只育了1亩银杏树苗,每株幼苗价格达到2.7元,收入6万余元;今年,他承包了10亩土地,培育了樱桃、银杏两个树种,拿樱桃举例来说,1亩樱桃有6万株樱桃树苗,按每株1元算,每亩就可收入6万元,苗木产业让他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该村村主任高文正说,自己以前除了干村上的工作,就是守着几亩土地,忙碌一年也就解决个温饱。刘家坝村自然资源匮乏,没有发展食用菌等产业的条件,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培育苗木的信息,于是就试种了1亩银杏苗,虽然当时没什么经验,出苗率不高,但仍然收入了3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上种植苗木的农户越来越多,如今已有70%的农户在发展苗木产业,品种涉及银杏、核桃等干果树种,桂花、樱花等观花树种,涌现出了高文美、刘建奇、蒋华明等苗木种植大户。苗木种植成本低、见效快,而且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不管种什么树种,一亩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高少勤说:“为提高种植积极性,镇上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每向加工厂销售1000斤银杏鲜叶,加工厂免费给我们提供60斤银杏种子;邀请技术员同苗木合作社技术骨干,对我们进行鲜叶采集、鲜叶保鲜技术指导培训。”
该镇党委副书记熊跃华介绍说,目前,全镇已有银杏育苗1500余亩,年产鲜叶可达1875余吨,年产值可达660余万元。
据了解,铁锁关镇目前已有刘家坝、河沟、周家坎等6个村在大规模发展苗木产业,种植苗木的农户达到了55%,农户苗木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占到80%,越来越多的铁锁关群众靠种植苗木实现了致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