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果苗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资料图)
4月2日,宝鸡华圣公司在千阳县机械化育苗。(资料图)
10月13日,千阳县千湖林海农业园区里瑞香红苹果挂满枝头。(资料图)
9月29日,全省国育新品(瑞香红)全链开发整域推进会在千阳县召开。(资料图)
9月27日,在世界果苗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千阳县与果苗企业举行签约仪式。(资料图)
9月28日,宝鸡海升公司育苗基地里的果苗长势喜人。(资料图)
3月26日,“千阳模式”在山西万亩高标准苹果建园项目破土动工。(资料图)
倪晓东 韩小珍
9月27日至29日,一场“国字头”的果苗产业发展大会在被誉为“中国矮砧苹果苗木之乡”的千阳县召开。围绕“果业‘芯片’”这一话题,来自国内外的500多位和苹果有关的专家、业内人士济济一堂,就苹果苗木产业的未来发展各抒己见、共商“果”事。这是继“千阳果苗 世界共享”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在杨凌农高会上发布后,千阳苹果苗木再次被广泛关注。
也是在这次盛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校及国内外企业,与千阳县政府及当地果业龙头企业签署果业加工、苗木繁育、设备生产、果品营销等合作协议。
“千阳果苗 世界共享”的背后,是千阳县委、县政府和当地果业龙头企业以及广大果农对果苗产业持之以恒的真抓实干和守正创新。
1 科技赋能 建设高端苗木繁育基地
千阳传统苹果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12年春季,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千阳县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矮化自根砧苹果园,是矮化密植苹果这一新品种在国内落户的第一家。
有别于传统的乔化苹果种植,矮化密植苹果具有密植、早花、早果、丰产等诸多特点,比如传统乔化苹果种植,一亩地只能栽种20棵左右,而矮砧苹果同样一亩地的栽植数量可以达200株左右,亩产量更是传统乔化果树的5至6倍。
矮砧苹果固然丰产前景好,但果苗问题很快成为了“拦路虎”。
“当时建园所用的苹果树苗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一株苗子漂洋过海运输时间长,苗木价格达到每株75~85元,导致建园成本很高。”宝鸡海升公司副总经理范斌说。
为了降低建园成本,加快苹果矮化密植技术向全国推广,在千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宝鸡海升公司通过引进荷兰先进苗圃管理技术,采用离体嫁接技术,建立严格的苗木追溯系统,涵盖原种砧木圃、砧木压条圃、品种采穗圃、品种对比园、大苗繁育圃、隔离苗木的完整功能模块,建成集规范化引种、专业化脱毒、工业化繁育、标准化生产和高效化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苹果苗木繁育中心。
有了海升等龙头公司的试验示范,千阳县坚持“西农育种、千阳扩繁,杨凌研发、千阳转化”理念,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建设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引进育苗企业近10家,构建了科学完善的砧木圃、采穗圃、大苗繁育圃为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实现苹果育苗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
2014年,千阳的果苗企业在国内首次完成M9—T337脱毒砧木压条繁殖和苹果苗木“离体嫁接”,青美生物公司创新性开展苹果脱毒苗木无糖组培技术研发,新品种种子全国首次开展太空育种试验,掌控育苗促分枝核心技术。2023年,成立千阳苹果种苗研究院,建成省内唯一的县级苹果病毒检测中心。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年产苗木3000万株,占全国72%、全球25%。
“今明两年,我县计划在南寨、崔家头等6个镇建设标准化苗木繁育基地1万亩。万亩苗木基地建成后,可为全国苹果主产区供应优质大苗2200多万株,改造新建标准化果园12.3万亩。”千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红忠说。
2 严把质量 果苗销售呈现有价有市
果苗要想销得好,就得质量过硬。
出席果苗产业发展大会的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东认为,当前我国苹果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果苗作为产业发展的“芯片”,其质量直接关系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他建议:苹果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从“构建标准体系”“加速良种繁育”“完善溯源体系”“加强政府监管”“良种良法配套”五个维度入手,以优质种苗为突破口,夯实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事实上,千阳县为了把控好苗木质量,在苗木繁育中,自有一套规则流程。比如,苗圃地的选择,砧木圃建园、管理、采收与储运,采穗圃建园、管理、采收、储运,大苗繁育圃建园、培育、采收与储运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规范执行。砧木和大苗出圃前必须经当地植物检疫部门检验。同时,还要在县病毒检测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经检验合格的才可以进行使用或销售。
同时,千阳县果企起草的《千阳苹果自根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全国团体标准、疏花疏果等6项技术规程通过省标认定,成为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今天我们在千阳看到的景曦繁花和景曦劳拉种苗,在苗圃中长势很好,树形漂亮,分枝均匀,叶子厚实,整个苗圃的种苗品质纯正,无杂苗。这对种苗来说是最重要的。”9月底果苗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来自荷兰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千阳参观完苗木基地后评价说。
有了质量保证,千阳果苗自然价好又畅销,也真正实现了“出圈”。千阳果苗从高度、分枝、径粗和侧根数4个指标,将苗木分成了不同等级,等级不同,苗木价格不同,一般是一株25~70元。苗木销往新疆阿拉尔市、阿克苏市、喀什市、伊犁州,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宁县,西藏山南市,山西晋城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洛川县等省(区)60多个市(县)。同时,还出口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3 代建代管 集成售后服务树立口碑
千阳县对精心培育的果苗并不是一“销”了之,而是提供代建代管的全程售后集成式服务,既有销售企业派出的技术服务队售后跟踪服务,也有当地果业服务企业和专业的“千阳苹果师傅”提供栽果建园专门服务。“千阳模式”已经在全国形成了行业口碑。
比如,2025年4月,山西省晋城市客户建园所用的苗木是宝鸡海升公司生产的,栽果建园服务全程都是当地国企绿丰果业发展服务公司提供的。
而在果苗管理服务方面,千阳县还活跃着一支“苹果师傅”队伍。他们都是技术上的明白人、务果方面的能手,以生产大户和果苗销售者居多。千阳县实行“西农专家教授+果业技术人员+特聘农技员+‘苹果师傅’”技术服务机制,尤其注重打造“千阳苹果师傅”劳务品牌。目前,全县已培育认定“苹果师傅”328人、产业带头人1200人、务果能手7300人,组建苗木、品种、架材、滴灌、栽苗、建园、物资、管护全环节的集成服务输出联盟,在全国推广建园,聚力打造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集成服务高地。
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村民赵可行,多年来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智教授,专攻树苗嫁接,因掌握了成活率高且稳定的高效嫁接技艺,被誉为“赵一刀”。他带头成立了金剪刀服务队,服务范围不仅有周边乡村,还进军到陕西咸阳、宁夏彭阳等果业大市,为更多的果园提供管园技术服务。
“选择千阳果苗,并接受了集成式售后服务的全国各地园子,果苗成活率一般都能保持在95%以上,并能实现‘早果、丰产、省工’。”杨红忠强调说。
4 地域背书 政府发布区域公用品牌
2024年,千阳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研判全县果业发展形势后,统一了“果品是千阳特色,果苗是千阳优势”的共识,提出“千阳果苗 世界共享”的果苗产业发展口号,聘请浙江农本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出《千阳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于同年10月25日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发布了“千阳果苗”这一区域公用品牌。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果苗区域公用品牌。
“‘千阳果苗 世界共享’,我觉得这个口号特别的好,特别大气、特别有格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孙丽英在今年的果苗产业发展大会上发言时说。
为了让“千阳果苗”品牌惠及更多的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在2024年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千阳县专门为宝鸡海升、宝鸡华圣、木美土里等6家本地龙头农业企业颁发了品牌授权证书。“有了县上的授权,我们这些企业在苗木的标签上就可以使用千阳果苗的logo和口号了。政府为我们这些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我们的苗木自然就不愁卖。”海升公司总经理孙连丰说。
在抓好“千阳果苗”先行国际化的同时,千阳县不忘积极推进“千阳苹果”特色品牌建设,聚合各种资源,在资金项目、技术推广、延链补链、品牌打造等方面多点发力,聚力推动。大力实施“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营销战略,全力推进“千阳苹果”国家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举办“中国好苹果大赛”,着力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千阳苹果。
2024年,千阳县苹果产量20.9万吨,出圃优质大苗1200万株,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7亿元。千阳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