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渭南市临渭区 科技赋能,绘就粮食好“丰”景
    临渭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资料图)

  车向斌
  “区农技中心建了个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微信群,群里有150多个粮食生产大户,地里啥时候浇水、打药,今年该种啥品种,农技人员会在群里指导;有问题在群里问,专家也会及时回复。我们现在也实现科技种地了……”9月19日上午,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穆寨村“家庭农场”经营者李金芳笑着说。
  在临渭区,像李金芳家这样的家庭农场有50余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14家、村集体种粮组织14家,经营百亩以上的粮食大户有150多家。
  近年来,临渭区充分发挥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加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培育粮食规模种植高产典型25家,通过示范带动粮食高产技术应用,推动粮食单产提升;另一方面强化技术包联,2022年以来持续开展农技人员“三贴近”(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贴近农民)技术服务“大比武”,区农技中心安排47名农技人员包镇进村,在粮食生产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培训200余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5万余份。
  故市镇板北村的90后新型职业农民张夏,种植粮食700余亩,是临渭区农技中心抓建的高产典型之一。“我家粮食产量年年都是周边最好的。这主要得益于农技中心专家的精心指导。这两年镇上在创建‘吨粮镇’,技术、政策上都给了不少支持。”提起产量,张夏满脸自豪。
  据了解,临渭区目前已创建“吨粮镇”2个(官道镇、故市镇)、“吨粮村”4个,建成示范田2万亩、“百千万”示范田2万亩。区农技中心坚持示范引领,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百千万”示范田为抓手,通过良种、良机、良技精准匹配和科学管理,落实精细整地、宽幅沟播等关键增产措施,以百亩田攻高产、千亩方强示范、万亩片辐射带动,推动粮食单产大面积提升。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