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你好,秋分
  靳天龙

  秋分悄然而至,天空高远,云彩疏淡。轻风掠过田野,捎来凉意,日光渐渐薄弱,夜色来得早了。乡间在这时节显出特别的韵致,介于夏日的葱茏与冬日的萧瑟之间,自有一种清朗与宁静。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日,白昼与黑夜平分秋色,是天地间的一种平衡。而在这平衡之中,却蕴藏着变化的端倪——自此夜长昼短,万物悄然收敛。
  儿时,秋分是爷爷忙碌的时节。他带我们到田里收获玉米。玉米秆比那时的我还高,站在地里,仿佛置身青纱帐。爷爷粗大有力的手掰玉米时,发出清脆的“咔嚓”声,节奏分明,宛如秋日的乐章。我们跟在后面拾捡,偶尔偷啃一口清甜的玉米,爷爷眼角漾开笑纹,从不斥责。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爷爷常念叨这些老话,眯眼望着无边的田地,像在阅读一本厚重的书。他说,这时节雨水最恼人,农人须把握时机。“三秋”大忙,贵在“早”,及时抢收,可避早霜冻害;适时早播,能借冬前余温。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理——及时行事,可避祸患;适时而为,可获先机。
  礼赞丰收,致敬耕耘。如今,秋分被赋予新的意义,这天被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大地慷慨的回馈,也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致敬。他们不怕烈日、无畏风雨,用汗水和辛劳浇灌土地,才有了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秋分是平衡之点,是转折之时。它告诉我们,在得失进退之间,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天地有序,四时有节,而生活最本真的模样,莫过于在适当的时节做适当的事,不早不晚,恰如其分。
  你好,秋分。你带着古老的智慧而来,让我们在变迁中寻找平衡,在收获中懂得感恩,在耕耘中看见希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