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产业振兴展新颜
桑叶加工忙 助农奔富路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袁妞
  秋日的延川县永坪镇,连片桑园绿意依旧。9月9日一大早,贺家渠村村民马龙便拉着刚采摘的桑叶赶往镇上的秦禾天成烘干厂。“我有10亩桑叶地,自己养蚕用不完,拉到这里卖,一年能多挣2000元左右。”过秤、开票、结算,不到半小时,马龙就拿到了销售款。他笑着说:“现结,心里踏实。”
  “我们采用‘白天收叶、晚上烘干’的模式,既能最大限度保持桑叶的新鲜,避免腐烂变质,又能让群众当天采摘、当天销售、当天拿到钱,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烘干厂厂长沈栋辉介绍。
  走在宽敞的烘干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平稳有序地运转。作为工厂的“核心武器”,这条生产线能够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高效完成烘干作业,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桑叶中的活性成分。目前这条生产线投产仅两周,但已帮助周边村民增收6万元。
  效益看得见,群众的积极性就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像马龙一样,把家中富余的桑叶运到这里。工厂坚持透明收购,统一按每公斤1.4元定价,不论叶片大小、采摘时段,一律同质同价,让农户卖得放心。高效的结算流程也确保了农户不因售卖桑叶而耽误农活。
  据了解,延川县现有桑园总面积达1.6万亩。随着后续新桑园进入丰产期以及更多规划桑园落地,原料供应将更加充足。沈栋辉算了一笔账:每3000亩桑园预计可为农民带来超过600万元的综合收益。这座烘干厂不仅盘活了闲置桑叶资源,更激活了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
  一片片桑叶,经过现代化工艺加工,正变成延川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收益。桑叶烘干厂的建成和投产,是延川县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传统农区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为根基、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实现多方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