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2日
产蛋鸡脱毛原因及应对措施

在蛋鸡生产中,经常会发现产蛋鸡群中有部分个体掉毛现象,有的掉毛现象与产蛋减少相伴发生。蛋鸡脱毛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应对?
发生原因
营养原因 日粮营养不全价,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白质不足;微量元素及盐类缺乏或不足;缺乏B族、D3、E及A类维生素;脂肪不足也会导致皮肤角质化脱毛。
寄生虫侵扰 体外有寄生虫如羽螨、红螨、虱子,造成脱毛或皮肤损伤。体内有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引起消化不良间接影响羽毛生长。
生理与疾病 自然换羽的周期性是可预测的,不同于病理性脱毛。而惊吓、抓捕、转群、极端天气等强烈应激会引起脱毛;有些疾病也会引起脱毛,如真菌性皮肤病中的冠癣,细菌病中的霍乱、大肠杆菌病等;代谢病中的脂肪肝综合征也会引起脱毛;产蛋后期或某些病理状态引起激素变化可影响羽毛状态。
应对策略
营养管理 确保饲料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6%,并补充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维生素B3、烟酸、生物素及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羽毛异常,需通过饲料或维生素预混剂补充。
环境控制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50%~70%。避免光照过强(每日不超过10勒克斯),笼具间距建议10~20厘米,减少啄羽摩擦。
寄生虫防治 定期用三氯杀螨醇溶液进行药浴,喷洒舍内环境杀灭羽虱、螨虫等体外寄生虫。若发现羽毛根部有黑色虫卵,需及时驱虫。
疾病管理 对疑似细菌感染或代谢病的个体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若脱毛伴随产蛋下降超过5%,需排查传染病或细菌感染。
日常管理 避免突然改变饲料配方或喂水间隔超过6小时,确保饮水清洁充足。笼养密度控制在8只/平方米,定期清理粪便,减少霉菌滋生。
(刘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