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8日
延长烤肉产值何以超过3亿元?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李浩楠 文/图
夜幕降临,延长县街道被一盏盏霓虹灯点亮。铁架炭火炉中,果木炭“噼啪”作响,油脂滴落的瞬间腾起金色火苗,裹挟着猪肉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烤肉师傅手腕灵活翻飞,铁签上的肉串在炭火上如同跳着“华尔兹”,孜然与辣椒面在空中画出弧线,落进“滋滋”冒油的肉里。
作为延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长烤肉凭借独特的制作技艺与风味体验,正从地方小吃蝶变为产值超3亿元的特色产业,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食客慕名品尝。
1 食材与炭火:藏着祖祖辈辈的讲究
“咱延长的猪肉,烤着吃最香!”8月27日,延长县二后生烤肉店负责人任建强一边翻动肉串,一边向记者介绍。在任建强的烤炉旁,始终摆着一个专属铁盒,里面装着特制的调料配方。“延长烤肉主要以当地农户饲养的猪、羊、牛肉为主,尤其是烤猪肉,必须选用本地的黑毛猪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质够细嫩,再佐以火焰山辣椒面、凉水岸花椒、安河红葱等调料,少一样都差那股正宗味。”任建强这样形容延长烤肉的独特魅力,“越烤越香,肉质嫩滑,烟火气十足。”
除了食材,延长人对炭火的讲究,藏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必须用本地的苹果木或梨木炭,这样烤出的肉烟火气才正。”任建强解释,果木炭燃烧时温度均匀,还带着淡淡的果香,“要是用煤火,肉会有股怪味,食客吃一次就不会再来了。”店里的烤炉是特制的长方形铁皮炉,炭火被拢在中间,肉串悬在上方。任建强强调:“火不能太旺,得慢慢烤,让肉从里到外熟透,外面还不能焦糊,这样才外香里嫩。”
翻串的节奏,全靠师傅的手感和经验。任建强的手腕转动得恰到好处,每串肉在炭火上转半圈,立刻换个角度继续烤,“得让每块肉都均匀受热,不然有的生有的焦,那是砸自己的招牌。”等肉烤到七八成熟时,任建强会抓起一把孜然粒,在手心轻轻搓碎后均匀撒上,紧接着是自家研磨的辣椒面,最后淋上一勺本地压榨的菜籽油,“油一淋,香味‘嘭’地就出来了,这时候得赶紧递给食客,凉了味道就差一截子。”
2 历史与传承:从远古传说到产业发展
这口让人难忘的延安烤肉,前后藏着延长县几千年的历史故事。相传远古时期,黄河洪水泛滥,大禹率领百姓治理水患,驻扎在禹王坪,就是今天的延长县凉水岸村。当时,大禹和百姓一起劳动,披星戴月挖山掘石,终于疏通河道、设立渡口,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大禹,百姓自发送来猪肉、美酒,大禹与百姓就地取材,架火烤肉,还撒上本地的花椒和辣椒调味,奇香无比。从此,烤肉成为延长人口口相传的美食,一代代传承下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延长人嗅到商机,纷纷做起了烤肉生意。凭着敢拼敢闯、苦干实干的劲头,延长人把烤肉摊摆到了各地,慢慢征服了越来越多食客的味蕾,让延长烤肉的名气逐渐传开。
近年来,延长烤肉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门店总数达186家,覆盖延长县内、延安市区、西安及省外多地;从业人员逾3000人,年产值突破3亿元。
2024年,延长县专门投资320万元建成烤肉孵化基地。依托这一阵地,当地采用“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模式,重点打造“延长烤肉”劳务品牌。当地群众均可通过“培训+鉴定+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系统学习从预处理、切肉、腌制到烤制的全套技艺。
“老手艺要活,就得像黄河水一样,既守得住河床,又容得下新浪。”延长县烤肉协会会长王东表示,延长烤肉既要保留传统风味和核心技艺,还要不断推出新菜品、新吃法。如今,延长烤肉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还衍生出油泼榨菜配热饼子、面皮炒锅巴等特色菜品。
油泼榨菜配热饼子,酥脆与绵软碰撞出山野的粗犷;砂锅里咕嘟着青菜粉条,面皮炒锅巴焦香扑鼻,卤鸡爪软糯脱骨……延长县烤肉协会会长王东说:“这些新菜式,是延长人将山峁沟壑里的风情揉进烹饪的智慧,已成为延长烤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文化与未来:从美食窗口到品牌升级
在延安人眼里,一串烤肉、一杯酒,早已不只是简单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人与人交流的纽带。一张方桌、几把座椅,小小的烤肉摊,成了外地人了解延长文化的一扇窗口。
近年来,延长县被誉为“石油名城、瓜果之乡、美食家园”,作为延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延长烤肉,也在当地政府推动下,朝着“标准化、连锁化、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大跨步迈进。延长县不仅出台了支持烤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成立延长烤肉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并设计注册延长烤肉商标,提升延长烤肉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寻求延长烤肉与网络文化契合度,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短视频,邀请网络博主吃播探店,扩大线上影响力;举办延长烤肉文化节、美食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烤肉文化氛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比赛,讲好延长烤肉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
贺文静是今年3月参加烤肉培训的学员。说起这段经历,她满是感慨:“之前就觉得延长烤肉好吃,没想到能有机会系统学习这门手艺,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让我下定决心传承这项非遗技艺。”在培训中,从肉的选择、切肉的手法、腌制的配方,到烤制的火候把控,再到店铺选址布局、经营模式设计,学员们经历了全流程的系统培训,收获满满。学员王严满怀期待地说:“学成后想开一家自己的店,让更多人尝到延长味道!”
如今,延长烤肉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据统计,目前延长烤肉行业从业人员超3000人,优秀学员实习期月薪能达2000元至3000元,经验丰富的烤肉师傅月薪可达9000元,还有26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持续为技艺注入活力,让这门老手艺不断焕发新生。
夜幕下的延长县,烤肉摊依然热闹非凡。炭火映着食客的笑脸,肉香混着晚风飘向远方。这一炉烟火,烤的是肉,暖的是人心,传承的是一方水土的故事。“未来,我们将深化文旅融合,培育产业链条,打造更具冲击力的营销活动。”延长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超透露,延长烤肉正朝着“品牌化、国际化”目标稳步进发,“我们希望让这缕烟火气飘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爱上延长烤肉,爱上延长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