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3日
特色产业托起振兴梦
王缠卫
8月28日,地处陕甘交界处的略阳县白水江镇铁佛寺村,一座挂着“老陈醋酿制技艺非遗工坊”招牌的院落里,散发着诱人的醋香。
工坊角落的陶缸旁,63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焦永虎正在查看缸内深褐色的醋曲。几分钟后,他腾出手,过来招呼道:“咱这醋用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法子。精选的玉米、麦麸,不添加防腐剂。好醋离不开好水,好料、好工艺。咱这醋曲陈放都要三四年以上,越‘陈’越香。”
这座藏于山河之间的古老村落,不仅多座明清古建筑保存至今,更以传承千年老陈醋醇香四溢而闻名。相传,焦氏先人自山西迁入,融合晋陕工艺,历经发酵、陈放、蒸料、熏焙等传统古法手艺,以及林林总总10多道工序,酿出了这酸香浓郁、享誉陕甘川的风味。2025年3月,这门技艺入选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
一座明代古塔岁月留痕,秋雨润湿了斑驳的塔身。“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站在古塔前,铁佛寺村党支部书记董勇介绍,村庄得名于南宋抗金历史,底蕴深厚。李白笔下“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所描绘的,正是铁佛寺村所处的青泥河一带。
如今,铁佛寺村古居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魅力,狭窄的石板路串联起来的四合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风貌。进入任氏祠堂,两侧带有厢房,土木结构戏楼在祠堂大门对面。目前,村内正对任家院落等古居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2023年10月,铁佛寺村凭借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与古塔,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子中央,一座高约40米的翠绿小山拔地而起,薄雾笼罩的石阶蜿蜒通顶。从这里可以看见滔滔青泥河依山奔涌,四周5条山脊环抱,与山下小桥流水、石阶深巷相映成趣。近年来,村里依托青泥河生态资源,新建六角亭、观光步道等设施,将山水之美融入游客体验。
今年6月,铁佛寺村入选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目前,村里已建成非遗手工醋传承坊,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柴胡、“玄宗桃”等特色种植产业。举办“采摘节”和“桃花节”,吸引众多游客。
8月28日,地处陕甘交界处的略阳县白水江镇铁佛寺村,一座挂着“老陈醋酿制技艺非遗工坊”招牌的院落里,散发着诱人的醋香。
工坊角落的陶缸旁,63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焦永虎正在查看缸内深褐色的醋曲。几分钟后,他腾出手,过来招呼道:“咱这醋用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法子。精选的玉米、麦麸,不添加防腐剂。好醋离不开好水,好料、好工艺。咱这醋曲陈放都要三四年以上,越‘陈’越香。”
这座藏于山河之间的古老村落,不仅多座明清古建筑保存至今,更以传承千年老陈醋醇香四溢而闻名。相传,焦氏先人自山西迁入,融合晋陕工艺,历经发酵、陈放、蒸料、熏焙等传统古法手艺,以及林林总总10多道工序,酿出了这酸香浓郁、享誉陕甘川的风味。2025年3月,这门技艺入选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
一座明代古塔岁月留痕,秋雨润湿了斑驳的塔身。“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站在古塔前,铁佛寺村党支部书记董勇介绍,村庄得名于南宋抗金历史,底蕴深厚。李白笔下“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所描绘的,正是铁佛寺村所处的青泥河一带。
如今,铁佛寺村古居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魅力,狭窄的石板路串联起来的四合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风貌。进入任氏祠堂,两侧带有厢房,土木结构戏楼在祠堂大门对面。目前,村内正对任家院落等古居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2023年10月,铁佛寺村凭借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与古塔,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子中央,一座高约40米的翠绿小山拔地而起,薄雾笼罩的石阶蜿蜒通顶。从这里可以看见滔滔青泥河依山奔涌,四周5条山脊环抱,与山下小桥流水、石阶深巷相映成趣。近年来,村里依托青泥河生态资源,新建六角亭、观光步道等设施,将山水之美融入游客体验。
今年6月,铁佛寺村入选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目前,村里已建成非遗手工醋传承坊,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柴胡、“玄宗桃”等特色种植产业。举办“采摘节”和“桃花节”,吸引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