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摘椒记

  丁继坤

  韩城花椒红了,又到一年摘椒时。我和妻子商量,去给栽种几十亩花椒的亲戚帮忙。早晨6点左右出发,前往十几公里外的板桥镇红星村山区。西边的月亮还没有落下,东北方向的晨曦已从黄河岸边露出笑脸。车辆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抵达目的地。我们马不停蹄地戴上手套,拿起竹笼和钩绳,带上水、干粮,开始采摘花椒。
  站在山坡上,极目远望,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层层叠叠,红似玛瑙的花椒缀满枝头,阵阵椒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红绿相间的椒林里,闪现着摘椒人忙碌的身影;山间小路上,农用三轮车在蜿蜒的山路来往穿梭,一派椒丰人欢的繁忙景象。
  我从小生长在平原,对摘花椒算是“外行”,刚开始面对满树花椒,还信心十足,却因没掌握技巧,只会用指甲去掐,越摘越慢。一会儿工夫,手上、胳膊上就被花椒刺划得伤痕累累,汗水流到受伤处,又疼又麻。有时一不小心椒刺扎进手指头,那钻心的疼痛让人难忍;有时抬头摘椒,椒汁溅到眼里,麻得人眼泪直流。夏秋之交的天气依然炎热,特别是上午11点左右,骄阳似火,烤得人心情烦躁,再加上蚊虫叮咬,实在难以忍受,我竟动了打道回府的想法。可看到那些椒客,穿长袖衣服,戴着手套,用白纱蒙住脸,始终在树下手脚不停地采摘,没有人喊苦叫累,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12点,我拖着疲劳的身体,带着受伤的胳膊,回家吃饭休息。后来,我在摘椒中不断摸索总结:有的花椒不需要用指头掐,只需轻轻一掰就掉;可以利用树形,把椒笼挂在树上,双手采摘,又快又省力;有时站累了,就用钩绳把高枝拉下来,坐在板凳上摘,尽量减少站立时间。凭着一股劲,我咬紧牙关,始终坚持,从每天摘20多斤增加到了30多斤。
  摘花椒得趁天气凉快,人们起早摸黑,早上天灰蒙蒙就下地,傍晚直到看不清才罢手。我们手提竹笼,身背肩挑,沿着山间小路满载而归,真是两头不见天。回到家,喝口水稍缓口气,就把采摘的花椒拣净,均匀地撒在水泥地上晾晒。这时,山沟里的平板房顶、院落的水泥地上,满是一片片“红地毯”,成了椒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花椒的十几天里,我的脸晒黑了,手刺破了,人也瘦了,累得腰酸腿疼,乏困无力,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每当看到一笼笼红艳艳的花椒,我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心里涌起一股辛苦劳动后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