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特色水果铺就乡村“甜蜜”致富路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张伟 申壮
8月8日,记者走进延川县延水关镇石佛村,硕大的西瓜正躺在黄河畔的沙地上,瓜藤蔓蔓,静待上市。种植户贺胜阳正在瓜田里忙着除草、梳理西瓜藤,确保每颗西瓜都能充分沐浴阳光。
“我们的西瓜都是沙地里种出来的,又大又甜。来的客商很多,吃了都说好。”贺胜阳介绍。
沿着黄河向上而行,便来到了延水关镇新胜古村。高空俯瞰,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挂在枝叶间。种植6座葡萄棚的高鹏文夫妻俩正穿梭在藤蔓间忙着采摘葡萄。
“开春种的小瓜、西瓜已经销售完了。目前葡萄销售了一半多,很多都是老客户购买的。”高鹏文说。
新胜古村的葡萄采摘忙,另一边,延水关镇东村300余亩桃园里,毛桃、油桃、蟠桃、水蜜桃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桃林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桃子从枝头摘下放入包装箱中。一箱箱新鲜采摘的桃子很快被装车运往各地市场。
“桃子能从7月采摘到9月,已经成为我们东村的主导产业,年收入约90万元。”东村包村干部惠艺源说。
同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的,还有延水关镇李家迁村的玉皇李种植户冯世贤。一颗颗金黄发亮、浑圆饱满的玉皇李,将枝头压弯了腰。冯世贤穿梭在树林间,精准地挑选出熟透的玉皇李放入筐中。
“今年的玉皇李皮薄肉厚,地里采摘价每斤8至10元。”冯世贤说。
作为当地精心培育的特色水果,这几年,李家迁村借助玉皇李发展起了玉皇李采摘暨民俗文化节,不仅引得大批游客前来寻购品尝,更为玉皇李打响了品牌。
当下,延水关镇贯头村的砀山梨正值生长关键期,果农们手持特制的塑料袋,为幼梨套袋防虫。在巩固砀山梨传统优势的同时,该村积极引进玉露香梨等优质新品种,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苹果和砀山梨,这两年又引进了玉露香梨,价格高、口感好,很受欢迎。”贯头村监委会主任张小宁说。
“全镇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李家迁的玉皇李、孙家山的杏、石佛的沙地西瓜、东村的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这不仅弥补了全镇的产业发展短板,同时也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延川县延水关镇党委副书记李金龙说,接下来,延川县延水关镇将在产业的精细化管理上下大功夫,积极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8月8日,记者走进延川县延水关镇石佛村,硕大的西瓜正躺在黄河畔的沙地上,瓜藤蔓蔓,静待上市。种植户贺胜阳正在瓜田里忙着除草、梳理西瓜藤,确保每颗西瓜都能充分沐浴阳光。
“我们的西瓜都是沙地里种出来的,又大又甜。来的客商很多,吃了都说好。”贺胜阳介绍。
沿着黄河向上而行,便来到了延水关镇新胜古村。高空俯瞰,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挂在枝叶间。种植6座葡萄棚的高鹏文夫妻俩正穿梭在藤蔓间忙着采摘葡萄。
“开春种的小瓜、西瓜已经销售完了。目前葡萄销售了一半多,很多都是老客户购买的。”高鹏文说。
新胜古村的葡萄采摘忙,另一边,延水关镇东村300余亩桃园里,毛桃、油桃、蟠桃、水蜜桃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桃林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桃子从枝头摘下放入包装箱中。一箱箱新鲜采摘的桃子很快被装车运往各地市场。
“桃子能从7月采摘到9月,已经成为我们东村的主导产业,年收入约90万元。”东村包村干部惠艺源说。
同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的,还有延水关镇李家迁村的玉皇李种植户冯世贤。一颗颗金黄发亮、浑圆饱满的玉皇李,将枝头压弯了腰。冯世贤穿梭在树林间,精准地挑选出熟透的玉皇李放入筐中。
“今年的玉皇李皮薄肉厚,地里采摘价每斤8至10元。”冯世贤说。
作为当地精心培育的特色水果,这几年,李家迁村借助玉皇李发展起了玉皇李采摘暨民俗文化节,不仅引得大批游客前来寻购品尝,更为玉皇李打响了品牌。
当下,延水关镇贯头村的砀山梨正值生长关键期,果农们手持特制的塑料袋,为幼梨套袋防虫。在巩固砀山梨传统优势的同时,该村积极引进玉露香梨等优质新品种,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苹果和砀山梨,这两年又引进了玉露香梨,价格高、口感好,很受欢迎。”贯头村监委会主任张小宁说。
“全镇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李家迁的玉皇李、孙家山的杏、石佛的沙地西瓜、东村的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这不仅弥补了全镇的产业发展短板,同时也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延川县延水关镇党委副书记李金龙说,接下来,延川县延水关镇将在产业的精细化管理上下大功夫,积极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