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关注
陕西出台专项方案整治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为
  本报讯 (记者 赖雅芬)8月9日,记者获悉:为有效遏制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为,守护秦岭生态安全与群众生命安全,近日,省林业局联合多部门印发《整治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秦岭实际划分治理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具体管控措施,构建全方位整治体系。
  《方案》明确,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非法穿越划分为入山口、登山区域、核心区域三大治理区域,针对鳌太线、冰晶顶、光头山等重点线路,秦岭旅游景区,及箭峪岭、跑马梁、东梁、大平梁、草链岭、冻山等穿越路线实施精准管控。
  《方案》从责任落实、智慧监管、规范引导、执法惩戒等八大方面入手,对非法穿越行为形成“防、管、治、救”闭环。在责任体系上,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村社协同”三级机制,将重点区域纳入网格化管理,细化防控责任到人。
  同时,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在秦岭各旅游景区部署智能闸机实现客流管控,在禁止穿越区域边界搭建电子围栏,对非法穿越人员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在重点防控区域安装具备行为识别功能的高清摄像头,联动广播系统实时警告,形成“无死角”监控网络。针对非法穿越组织者,将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利用科技手段强化日常巡查,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并纳入信用记录。
  公安、文旅、体育、林业等部门明确职权边界,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未经批准经营户外旅游业务、擅自组织穿越活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探索建立“非法穿越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法、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的组织和个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此外,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深化协作,推动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此外,《方案》明确应急救援与宣传管控体系,完善“应急+消防+民间救援”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实战化救援演练,在登山区域布设应急物资储备点,完善通信、医疗等配套设施。支持民间救援机构向被救援者收取费用,提高违法登山成本。多渠道发布禁止非法穿越通告,在旅行社、户外俱乐部等机构前置教育环节,鼓励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利用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普及法律后果与安全风险,加强对“秦岭穿越”“网红穿越路线攻略”等诱导性内容的筛查处置,全链条遏制秦岭非法穿越行为,守护秦岭安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