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村房短住”激活微经济
  本报记者 方腾
  回归乡村,住农家屋,过上“向往的生活”……这几年,“村房短住”的新风潮在乡村悄然兴起,既盘活了农村闲置房屋,又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8月4日上午,陈建棉把房子里里外外又仔细打扫了一遍,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前来短住的游客。
  “最近,来咱这儿避暑的人多,随时有人来住。”陈建棉是兴平市阜寨镇北八一村村民,子女都在城里,她一个人住在村里的两层小楼房。去年,陈建棉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将自家空闲的两间卧室改造成特色短住房,很受游客欢迎。
  陈建棉人勤快,总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家常菜也做得好,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家,游客来家里后马上就热闹了。看他们爱吃我打的搅团,我高兴得很。”陈建棉笑称,村房短住让她的生活有了新体验。
  “‘村房短住’在我们村开展后,很多村民观念得到转变,主动盘活自家闲置民房。目前,共有3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北八一村党支部书记王升团说。
  说起北八一村的“村房短住”,离不开一个人——郭星辰。
  郭星辰是兴平阜盛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在接待游客时发现村里没有民宿,得想法子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当时,村里有好多闲置的房屋,我们就决定把这些房成‘村房短住’,既推动了乡村游发展,还能帮村民增加一份收入。”郭星辰回忆道。
  于是,北八一村与该公司合作,以“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开启了“村房短住”的新探索,打造深入体验乡村生活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自从“村房短住”项目实施以来,北八一村陆续接待游客上千人,村里越来越多的闲置农房得到充分利用,村民凭借“村房短住”实现稳定增收。
  “村房短住”项目在村里火热兴起后,村民胡维也积极参与其中。为了让游客住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她精心布置每个房间,还在提高厨艺上下了不少功夫。“以前家里的这些房子都空着,现在有游客来住了,让我在家里就多了一份收入。”胡维高兴地说。
  王升团表示,今后,北八一村将深入挖掘自身优势资源,深化农文旅有机融合,同时深化“村房短住”项目,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里实现增收。“村房短住”既满足了城市居民追求诗与远方的田园梦,也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还带动了乡村旅游,成功把游客留住,让流量转化为“留量”,推动乡村多元化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