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神木系统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治理工作
  本报讯(记者 黄敏)7月28日,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传来消息,近年来,该局围绕黄河驿站——凤凰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开展系统化治理工作。这一项目作为省级重点生态工程,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实践样本。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万镇4个行政村,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3万亩、造林绿化0.18万亩、新增防护林0.15万亩、保护湿地0.07万亩。项目组严格依照《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组建专业团队调研,精准识别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关键问题,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全力破解生态难题。目前,通过“微地形改造+生物滤坝+生态浮岛”组合技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含沙量,推动湿地水域面积逐步恢复。
  为实现生态民生双赢,项目推出“生态修复+产业融合”模式,打造西府海棠生态经济园,有力带动周边农家乐、精品民宿等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同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在生态格局重塑上,项目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构建“三带五区”生态修复格局。沿黄河建设生态防护带,中部打造湿地保育区,并配套建设生态廊道。通过种植山桃、酸枣等本土适生树种,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黑鹳、苍鹭等珍稀鸟类回归,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初显。
  接下来,神木市将持续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计划未来三年实施黄河干流生态廊道提升项目,力争建成黄河流域重要生态节点城市,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