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8日
汉阴县: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龚明辉)7月23日,记者从汉阴县了解到,今年以来,汉阴县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县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重点监管工地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和餐饮油烟等污染源。通过实施秸秆禁烧政策,全县9.3万亩秸秆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同时,渣堆矿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传输性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县财政投入4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月河流域(城关镇段、双乳镇段)水污染治理,目前工程进度已超过90%。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累计整改河湖“四乱”问题149个,水环境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目前,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月河枞岭、三同断面水质全年综合评价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推进,汉阴县建立了32名县级领导联镇包抓的工作机制,组织发改、水利、林业等8个部门每周开展联合巡查,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此外,汉阴县还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富硒食品产业依托“三个10万两个百万”的产业基础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凤堰梯田、双河口古镇等景点为核心,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级森林县城创建,荣获“秦东地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县”和“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县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重点监管工地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和餐饮油烟等污染源。通过实施秸秆禁烧政策,全县9.3万亩秸秆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同时,渣堆矿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传输性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县财政投入4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月河流域(城关镇段、双乳镇段)水污染治理,目前工程进度已超过90%。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累计整改河湖“四乱”问题149个,水环境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目前,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月河枞岭、三同断面水质全年综合评价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推进,汉阴县建立了32名县级领导联镇包抓的工作机制,组织发改、水利、林业等8个部门每周开展联合巡查,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此外,汉阴县还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富硒食品产业依托“三个10万两个百万”的产业基础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凤堰梯田、双河口古镇等景点为核心,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级森林县城创建,荣获“秦东地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县”和“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