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产业园里的乡村新舞台
    七月二十二日晚,群众正在表演节目《天下第一鼓》。

  本报记者 王东宇 实习生 程嘉仪 辛垚泽 董懿萱 文/图
  “准备了好久就为了今晚在葡萄大舞台上唱得响亮,我唱的歌曲《苹果香》晋级了,我特别开心!”7月22日晚,在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的渭南葡萄产业园,演艺广场灯火通明,村民唐文化脸上绽放着朴实的笑容。一场名为“葡萄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的群众才艺展演活动,正为当地农民搭建起展示自我、丰富精神文化的新平台。
  傍晚六时,“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已在广场回荡。由当地村民组成的锣鼓队倾情投入演出,粗犷有力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舞台旁,村民惠晓莉正忙着照看饮料摊。“下午六点半就过来摆摊了,产业园办活动这三年多我都在。”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守着5亩地种玉米、小麦,现在园区人流旺,摆摊收入更稳当更好了。”话语间满是满足。
  人群中,网红达人“上撒哥”王高攀正在进行直播。这位39岁的西安市临潼区相桥人话语真挚:“咱从农村出来,就想实实在在帮乡亲们圆梦,做点有意义的事。”他的直播间里弹幕纷飞,“鼓声带劲。”“周末带娃来打卡。”线上线下的热情在此刻热烈交融。
  这片充满活力的舞台,其背后正是带动当地葡萄产业腾飞的引擎——渭南葡萄产业园。园区核心项目占地5000亩,集葡萄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是国家级三产融合示范园区,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园区的发展带动当地葡萄种植面积达26.8万亩,全产业链价值超100.5亿元,成为关中的重要农业高地。
  据渭南葡萄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唐鑫介绍,时值葡萄丰收季,园区作为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点,搭建这个百姓舞台,就是要让乡亲们在物质丰收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富起来,也让更多人看到渭南葡萄产业的新气象。
  锣鼓声歇,欢快的音乐响起。一群身着彩装的村民踏着整齐的舞步登场,手中的绸扇翻飞。“我们都是附近村子的,白天忙完地里活,晚上凑一块儿排练,图个乐呵!”表演者常渭娥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台下,专程从西安市阎良区驾车而来的游客刘永红感慨道:“20年前路过这儿还是普通农田,如今成了热闹的产业园,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来自富平县道贤镇南泥村的杨迎利向记者说:“今年56岁了,我这人就爱好唱歌,有这个机会能在乡村大舞台上跟大家公平竞争,也证明一下自己,真正唱得好大家都能看见!”最后他以1236票晋级。
  从传统农业迈向三产融合,渭南葡萄产业园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产业面貌,更深刻影响着村民的生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