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6日
“扬州鹅”唱响产业致富歌
本报记者 曹丹妮 通讯员 钟文玲
7月6日,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王梁村举办捐赠仪式,来自扬州的又一批5000只鹅苗落户横山区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
据了解,这批鹅苗由扬州援陕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捐赠,已经成为助力村集体增收、带动老乡致富的“先锋部队”。在养殖场里忙碌的工人李生宏,正在为小鹅准备新鲜的苜蓿饲草。“我今年60多岁了,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能在家门口挣钱,感觉很满足。”李生宏说。
近年来,扬榆协作(江苏省扬州市与陕西省榆林市自2016年起开展的东西部对口协作项目)聚焦产业帮扶,从扬州引进的鹅苗在榆林市横山区、绥德县等四地形成养殖规模,2024年养殖量达2.7万只,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苹果树下养鹅是一种典型的农林牧复合经营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或完全替代人工除草,大幅降低果园除草成本。同时还可以保护土壤健康,鹅粪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及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活性,实现养分循环。
横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金川介绍:“我们在扬州的养鹅项目上去年开始养了1万多只鹅,今年我们预计将养到5万只。鹅产业是扬榆协作的一个很好的项目,扬州在鹅的消费上1年能达8000万只,而在横山养鹅成活率高且体格健壮。同时,我们在文旅产业景区景点的打造上不断发力,帮助横山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
走进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的陕西秦泰臻选种养殖基地,成群的大鹅在山沟的绿荫下休息,啄食新鲜的苜蓿。旁边,便是干净整洁的人工养殖池,一片充满活力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自去年9月我们建厂以来,今年3月便迎来了首批1.5万只鹅的投产。今年,我们养殖规模较大,预计总出栏量将达5万只。对于鹅的销售问题,鹅出栏时扬州的合作伙伴便会派车前来,将活鹅直接运走。我公司仅需专注于鹅的养殖,其余环节均由扬州企业负责,因此我们的收入十分稳定。”基地负责人惠艳学说。
截至目前,扬州鹅苗产业已在横山区、绥德县、吴堡县、子洲县四个对口县区顺利铺展。
7月6日,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王梁村举办捐赠仪式,来自扬州的又一批5000只鹅苗落户横山区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
据了解,这批鹅苗由扬州援陕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捐赠,已经成为助力村集体增收、带动老乡致富的“先锋部队”。在养殖场里忙碌的工人李生宏,正在为小鹅准备新鲜的苜蓿饲草。“我今年60多岁了,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能在家门口挣钱,感觉很满足。”李生宏说。
近年来,扬榆协作(江苏省扬州市与陕西省榆林市自2016年起开展的东西部对口协作项目)聚焦产业帮扶,从扬州引进的鹅苗在榆林市横山区、绥德县等四地形成养殖规模,2024年养殖量达2.7万只,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苹果树下养鹅是一种典型的农林牧复合经营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或完全替代人工除草,大幅降低果园除草成本。同时还可以保护土壤健康,鹅粪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及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活性,实现养分循环。
横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金川介绍:“我们在扬州的养鹅项目上去年开始养了1万多只鹅,今年我们预计将养到5万只。鹅产业是扬榆协作的一个很好的项目,扬州在鹅的消费上1年能达8000万只,而在横山养鹅成活率高且体格健壮。同时,我们在文旅产业景区景点的打造上不断发力,帮助横山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
走进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的陕西秦泰臻选种养殖基地,成群的大鹅在山沟的绿荫下休息,啄食新鲜的苜蓿。旁边,便是干净整洁的人工养殖池,一片充满活力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自去年9月我们建厂以来,今年3月便迎来了首批1.5万只鹅的投产。今年,我们养殖规模较大,预计总出栏量将达5万只。对于鹅的销售问题,鹅出栏时扬州的合作伙伴便会派车前来,将活鹅直接运走。我公司仅需专注于鹅的养殖,其余环节均由扬州企业负责,因此我们的收入十分稳定。”基地负责人惠艳学说。
截至目前,扬州鹅苗产业已在横山区、绥德县、吴堡县、子洲县四个对口县区顺利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