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2日
母亲的酸菜面

李永明
家乡有一句俗话:“一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无论是在高雅的餐厅,还是在农家乐、民宿,酸菜面已成为食客每餐不可缺少的美食。而母亲的擀面情结,也在我心里埋藏了几十年。
母亲将面粉用水搅拌,使劲上下揉搓,把面擀成球状,用湿毛巾覆盖放在案板上,称其为“醒面”。在这间隙,母亲从泡菜缸里掏出酸菜拧干,只听“噌噌噌”的切菜声飘荡在屋里屋外;酸菜切得细小匀称,变成小山似的菜团才放手。母亲转身来到自留地,拔几小撮蒜苗和葱,洗净切碎,又从屋檐下的辣椒串上摘下一小把干辣椒。大嫂把灶火烧得通红,母亲倒下一勺菜油烧热,只听“呲啦”一声,干辣椒下锅,一股呛人的辣香弥漫开来。紧接着,母亲将酸菜倒进锅里翻炒,直到炒香入味,然后将浆水倒进锅里烧开,最后把蒜苗、生姜倒进翻滚的锅里出锅。忙完这一切,母亲的额头上溢出了细细的汗珠。
父亲和大哥每天在地里忙碌,太阳落山时才回家吃晚饭。母亲在家忙着擀面,一米长的擀杖在母亲手里运用自如。经过压、拍、擀、翻、扯等环节,面条薄厚宽窄匀称,横竖整齐码放在一边。母亲擀面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她悟出了吃擀面的精髓:酸菜要有酸味,要用清油和猪油炒,关键是炒的火候要到位;酸菜的调料以生姜、葱、蒜为主,不能放花椒、酱油等其他调料;擀面时要掌握面的干湿度,反复擀搓。这样擀出的面条配上酸菜是绝味。在母亲的传授下,大嫂的擀面技术也大有长进,来了亲朋好友,大嫂主厨,母亲在一旁当帮手,关键时刻指点一下。
家里人吃惯了母亲的擀面,时间长了上瘾,百吃不厌。为了增色添味,母亲把鲜辣椒捣碎,配上大蒜,淋上滚开的清油搅拌,香味扑鼻。吃酸菜面时,浇上一大勺大蒜辣子,吃起来味道更鲜香。酸菜面还能解酒。家里人在外喝醉了,吃了母亲擀的酸菜面,一下子就清醒了,胃也不难受了。
要吃上正宗地道的酸菜面,泡酸菜是主要元素。每年父母都在自留地里种上芥菜,当然还有萝卜缨,这是泡酸菜的好食材。母亲是泡酸菜的行家里手,家里一年四季有酸菜吃。母亲细心把酸菜贮藏在地窖里,每天清洗坛沿、搅拌几次酸菜缸,让空气流通,这样酸菜就不会变味。
如今,我走过许多城市,尝过无数珍馐佳肴,却再未遇见能与母亲酸菜面媲美的美味。每当闻到那熟悉的酸菜香、辣子味,眼前总会浮现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她额间的汗珠、专注的神情,还有教大嫂擀面时温柔又认真的模样。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酸菜面,不仅填满了我们的胃,更装满了母亲深沉的爱。时光流转,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可她的擀面情结早已化作我生命里温暖的印记,让我在每一个思念的日子里,心中都泛起无尽的感激与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