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党建+金融”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陕西农信基层行社全力支农支小助农惠农
  本报记者 赖雅芬
  近年来,陕西农信深耕普惠金融,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金融赋能为支撑,以农信情怀为纽带,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6月5日,在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的林麝养殖基地,一只只林麝在圈舍内悠闲地踱步。林麝又称香獐,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分泌的麝香兼具香料与药用价值,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有“软黄金”之称。
  这几年,刘家庄村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林麝良种繁育基地。为保障林麝养殖业资金需求,凤县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并不断优化“林麝养殖贷”,积极为辖内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8户林麝养殖企业完成走访,1758户养殖户存栏林麝4万余头。凤县农商银行向668户低收入群体发放林麝贷款累计4598万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助农惠农的使命担当。
  在千阳县,苹果树遍布山野。为支持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千阳农商银行以“党建+金融”驱动,设“红光责任区”、组“红旗攻坚队”,探索基层网点党建赋能新路径。
  南寨镇三合村苹果产业曾遇“老树低产、年轻人外流”难题。千阳农商银行发现村集体50亩矮砧苹果新品种潜力,专门推出“苹果贷”。为打消村民顾虑,千阳农商银行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邀请果树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开设“田间课堂”并组织村民实地观摩;成立“党员示范园”,党员带头承包老果园嫁接管护;对接电商企业,引入直播带货模式,还在冷库建设现场召开银企对接会助力争取贷款。这一系列组合拳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截至目前,全村129户农户申请“苹果贷”,累计获批授信1730万元。村上还成立了专业嫁接队,业务辐射陕甘宁三省,年创收超500万元。
  吴堡农商银行成立了由领导班子、党员及预备党员组成的五支党员突击队和先锋队,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在以手工空心挂面闻名的吴堡县张家山镇,吴堡农商银行联合镇政府搭建“红色信用体系”,将党员示范户、诚信经营户纳入优先授信范畴。同时,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建立“党员责任区”,根据包片区域划分服务网格,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
  勉县农商银行着力打造以元墩支行党支部为代表的“敢担当、能吃苦、善作为”党员先锋队伍,让金融服务抵达农村金融“神经末梢”。元墩支行党支部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链式服务模式,发放100万元贷款支持香菇合作社发展,带动15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联合镇村两委开展“户户进”专项行动,逐户摸排脱贫户资金需求,一季度发放脱贫巩固贷款535万元,惠及107户家庭。杨家坝支行聚焦茶产业发展难点,依托“茶叶贷”支持企业升级设备,以“红色堡垒”驱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坚守普惠初心,提升服务质效。接下来,陕西农信将进一步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普惠金融之路,为绘就“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金融力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