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产业振兴展新颜
药材“飘香”产业兴
  杜孟飞 本报记者 黄河
  时下,正是中药材种植季节。4月2日,在彬州市北极镇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错落的梯田上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连翘补植景象。
  而在北极镇郭家庄村、东秦村等村,也是一派繁忙。当下正是丹参、柴胡等中药材的收获时节,农户们抢抓有利的天气,忙着采挖、分拣、装运、切片、晾晒中药材。
  近年来,北极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建基地、引企业、扩规模、抓示范、强服务、重扶持、树品牌,持续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东秦村盘活撂荒的山坡地,通过村集体试验种植,企业示范引领,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激发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旺安村利用闲置的校舍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引进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集种植、收购、晾晒、贮藏、切片、烘干、包装、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
  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通过联村共建、土地联种、产业联促,项目联投等方式流转撂荒的千亩山坡地种植连翘、酸枣产业。他们围绕苗木选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点,统一托管土地、统一苗木投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村民以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和收益分红等形式增加收入,从而实现“造血式”产业增收。
  据悉,北极镇自然环境优渥,是中药材生长的沃土。该镇围绕短期产业抓优化、中期产业抓提升、长效产业抓发展的目标,通过联农带农机制,种植柴胡、射干、连翘、酸枣、太黄等道地中药材,有序推进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