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4日
气温回升 小麦“一喷三防”要抓紧
关注一周天气
做好农业管理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本周,随着冷空气结束,全省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将冲破30摄氏度。
具体预报为:14日,全省晴天间多云。陕北、关中北部、商洛、秦巴山区有4级~5级偏北风,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扬沙或浮尘。15日,全省阴天间多云,陕南南部局地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陕北西部有3级~4级西北风,阵风可达6级以上。16日,全省晴天转多云。陕北大部、关中北部和商洛有5级~6级偏北风。17日,全省多云间阴天。18日,全省多云转阴天有小雨或阵雨。陕北西部、关中西部有5级~6级偏西风。19日,全省阴天转多云,陕南东部局地有小雨或阵雨。20日,全省多云间阴天。
四月中旬,小麦进入拔节至抽穗的关键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省农业农村厅建议,各地要积极落实“一喷三防”技术,严防各类病虫害发生。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对症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增粒重、提单产的目的。
杀菌剂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0%己唑醇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杀虫剂可选用10%联苯菊酯水乳剂、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吡虫啉乳油、5%甲维·高氯氟水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苦参碱水剂等药剂。
叶面肥可选用99%磷酸二氢钾晶体、芸苔素内酯、寡糖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
最合适的防治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施。
在喷施时要轮换用药,可灵活选用不同的药剂组合以延缓病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用药,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同时,避免高温施药,保证防效。施药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施药安全。药液配制要进行二次稀释,亩兑水30至50公斤均匀喷雾。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时要添加沉降剂,控制飞行速度、高度和喷幅在每秒3米至4米、距小麦冠层2米至3米、不大于3米,亩用水量不少于2公斤,确保不重喷、漏喷区域要补防。
做好农业管理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本周,随着冷空气结束,全省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将冲破30摄氏度。
具体预报为:14日,全省晴天间多云。陕北、关中北部、商洛、秦巴山区有4级~5级偏北风,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扬沙或浮尘。15日,全省阴天间多云,陕南南部局地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陕北西部有3级~4级西北风,阵风可达6级以上。16日,全省晴天转多云。陕北大部、关中北部和商洛有5级~6级偏北风。17日,全省多云间阴天。18日,全省多云转阴天有小雨或阵雨。陕北西部、关中西部有5级~6级偏西风。19日,全省阴天转多云,陕南东部局地有小雨或阵雨。20日,全省多云间阴天。
四月中旬,小麦进入拔节至抽穗的关键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省农业农村厅建议,各地要积极落实“一喷三防”技术,严防各类病虫害发生。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对症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增粒重、提单产的目的。
杀菌剂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0%己唑醇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杀虫剂可选用10%联苯菊酯水乳剂、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吡虫啉乳油、5%甲维·高氯氟水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苦参碱水剂等药剂。
叶面肥可选用99%磷酸二氢钾晶体、芸苔素内酯、寡糖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
最合适的防治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施。
在喷施时要轮换用药,可灵活选用不同的药剂组合以延缓病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用药,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同时,避免高温施药,保证防效。施药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施药安全。药液配制要进行二次稀释,亩兑水30至50公斤均匀喷雾。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时要添加沉降剂,控制飞行速度、高度和喷幅在每秒3米至4米、距小麦冠层2米至3米、不大于3米,亩用水量不少于2公斤,确保不重喷、漏喷区域要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