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形成985项创新案例 建成10个海外农业园区 苹果种苗“出海”
陕西自贸试验区绽放一路“繁花”
  新闻发布厅
  本报讯(记者 张恒)4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八周年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106项全省复制,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1/3以上。
  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报请陕西省政府印发《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改革任务时间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区域出台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将适用对象拓展至企事业单位及协同创新区,为改革创新者提供制度保障,累计吸引多家外企持续加码投资,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首破千亿大关。
  产业链创新激活开放动能。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集成247项特色服务,AEO企业查验率降低20%,二手车出口首创“班列+综保区+退税”模式,2024年出口量达7346台。产业集聚效应显著,西安高新功能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医药物流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杨凌示范区建成10个海外农业园区,6000株苹果种苗落户乌兹别克斯坦,口蹄疫疫苗首次出口巴基斯坦。
  “一带一路”枢纽能级全面提升。中欧班列(西安)常态化开行18条国际线路,2024年开行量达4985列,陕产货值占比超40%。创新“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通关时间缩短50%,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让企业3天拿到退税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投用后,国际航线覆盖43国88城,2024年货邮吞吐量增长9.3%,“空中丝绸之路”与中欧班列形成陆海联动新格局。
  农业与科创双轮驱动。杨凌自贸片区构建“海外园区+海外仓+展示中心”体系,2024年进出口额增长22.8%,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在中亚地区建成10个境外园区。西咸新区统筹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设立西北首个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0.3亿元,66款科技信贷产品助力企业融资65亿元。
  展望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陕西方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