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犁耙水响是乡愁

  赵自力

  乡愁是沉在大河深处的鱼,不经意间就蹿出来,溅起浪花一朵朵。
  一次基层调研,我和同事驱车前往农村。在一处转弯的地方,一声陌生又熟悉的吆喝飘进车窗。我们不约而同地往窗外望去,只见一位老农正吆喝着耕牛犁田,那画面瞬间吸引了我们。车停下后,我们循声向耕田的老农走去,站在田埂上看老农犁田。黄牛在前面拉着犁,老农扶着犁跟在后面,一圈一圈地犁着地。看着眼前的场景,我仿佛在老农身上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小时候,我经常看父亲耕地犁田,听惯了那熟悉的吆喝声。父亲一辈子都在侍弄庄稼,冬天耕地、春夏犁田,用锄头和犁头默默耕耘着人生的四季。
  最吸引眼球的是满田的鹭鸶。那些高脚的白鹭,三五成群,悠闲地在水田里踱步。刚收割完油菜的土地,灌满水后再犁开,各种虫子纷纷跑了出来。这是白鹭的美食,它们自然不会放过,用尖尖的长嘴灵巧地捕捉虫子。在我的印象中,白鹭总是与犁田的农人为伴,哪里有犁耙水响,哪里就有白鹭的身影。小时候,我十分顽皮,看到白鹭悠闲地觅食,就扔泥巴去惊吓它们。泥巴落下,水花四起,白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飞走,可没过一会儿,它们又飞回来了。后来上学,读到“一行白鹭上青天”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曾经的画面,格外有感触。
  老农告诉我们,白鹭已经好多年不常见,尤其是像这样一群群出现的场景。如今,农村环境变好了,空气清新,水质也改善了,白鹭就多了起来,好多鸟儿都留恋在村里不走了。老农说着话,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下,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刹那间,一种遥远的记忆从脑海奔涌而出,乡愁在犁耙水响处弥漫开来,越来越浓,浓得化不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