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二叔的擀面皮

  赵林祥

  岐山擀面皮久负盛名,酸辣适中,清凉爽口,好吃耐嚼又顶饱,是四季皆宜的大众美食。
  传统的擀面皮工序复杂,全靠手工操作,忙于农事的庄户人家大多没时间做。生长在岐山的我,直到十五岁才吃上真正的擀面皮。记得那年夏收后,家里粮仓装满了麦子。老话说,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全家人心里乐开了花。过惯了节俭日子的母亲破例大方了一次,请当厨子的二叔来我家做擀面皮改善生活。二叔前一天就到场,指派母亲开始干活,先给一盆面粉里加水和面,在案板上揉成两大团,盖上湿布扣上盆饧面半小时。接着,母亲叫我和哥哥把面团放进一大盆清水里,双手反复揉捏挤压,连换三四次清水后,通过洗面分离出淀粉与面筋。最后,洗出两大盆白亮亮的稀面水,放置一边自然沉淀。
  第二天,母亲倒掉面盆上层的浮水,剩下小麦面粉中的精华——纯白色的淀粉。临近中午,二叔匆匆赶来,挽起袖子开始做面皮。第一道工序是烘焙。先给锅底转圈儿擦上清油,用麦草细火烧热,舀一勺面糊倒进热锅里,双手紧握擀面杖不停地搅动。随着温度升高,在袅袅升腾的蒸汽中,白面水慢慢地暗涩起来,“吱吱”地脆响着,慢慢变成了黏稠发亮的面团,随后黏结成一块。这期间,二叔用臂力不间断地揉搓面团,在热锅中持续数分钟,通过挤压滤尽水分。锅里冒着丝丝缕缕的蒸汽,散发出一股股热浪,二叔的额头挂满了汗珠。这个过程是擀面皮的关键,要拿捏好面团的软硬程度,以不软不硬刚好能擀开为准。
  烘焙好面团,擀面皮正式开始。二叔先拿出一块光滑锃亮的玻璃板,擦上菜籽油置于案头,用细铁丝扎成一个长方形的圈,放在滑溜溜的玻璃板正中。然后,揪一小块适量的面团搁上,用擀面杖从圈外用力慢慢地平擀过去,圈内就是一张平整规正、薄厚均匀的擀面皮,圈外的余料可以揉起来加量另擀。就这样,二叔一鼓作气擀出了五六十张,然后给每张面皮两面刷上清油,堆成一厚叠放入蒸笼里,用大火蒸十分钟,擀面皮就熟了。
  要吃的时候,母亲把面皮切成条状,放上一小撮黄瓜丝,加盐、醋、油泼辣子,随意搅拌几下,一碗油汪汪、亮闪闪的岐山正宗擀面皮就做好了。洁白如雪的面皮搭配上红亮的油泼辣子和翠绿的黄瓜丝,色彩鲜明,让人食欲大增。薄薄的面皮晶莹透亮,鲜嫩柔软,吃一口酸爽滑溜,嚼起来筋道有味。面香、油香、菜香、辣子香,真正的色香味俱佳。全家人吃得满嘴流油,我连吃了三碗才饱了口福。
  《岐山县志》记载,擀面皮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岐山城北八亩沟村的王同江在皇宫里当御厨,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烹饪实践中摸索制作出这道四季皆宜、食不厌多的美味面食,因在京城仅作为御膳秘不外传,故取名“御京粉”。王同江年老还乡后,人们慕名前来求教技艺。他就在八亩沟收徒传艺,开设店铺经营“御京粉”。从此,这道宫廷小吃传入民间,在像二叔这样的民间厨师手中代代接力传承下,逐渐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地域招牌美食。
  如今在家乡岐山,经营擀面皮的摊点遍及城镇的大街小巷,生意火爆。岐山擀面皮,面食中的精华,人间的至味清欢。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