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实用技术
棚墙被雨水浸泡后如何养护


  棚墙是棚室结构的主体,也是决定棚室保温性的关键。六七米高的土墙,重量巨大,强降雨导致雨水进棚,容易使墙体下部浸水,承重能力下降,尤其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暴雨过后极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出现棚内返水的情况。棚墙的养护十分重要,这里总结了棚墙应对灾害和提高抗灾能力的一些经验,希望对菜农有所帮助。
  在临近河流两岸的地方,地下水位往往较高,尤其是河流两岸的低洼地区,地下水位更高。因此,在河流附近或者地势低洼处建造的棚室,往往在暴雨后出现棚内返水的情况。
  返水导致棚内底部湿度大,水分沿棚墙向上润湿,而墙体重量极大,底部浸水湿度过大,土壤结构被破坏,均匀浸湿墙体时,会出现棚墙受损的情况,浸湿不均匀或棚墙结构较差时,容易影响整个墙体受损。棚内返水对墙体的损伤很大,出现这种情况菜农应该如何应对呢?
  放下保温被
  出现棚内返水后,棚墙底部过湿,必然导致墙体受损等问题。此时,要注意立即放下保温被,减轻棚墙负重,也可以避免棚墙一旦受损后,保温被难以拆卸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棚内土壤未干燥时,保温被最好不要再拉起来,以免因承重差异变化造成立柱受损,加重受害情况。
  棚内排水防止墙体浸湿
  根据返水情况,每天确保1~2次抽水,确保棚内积水不超过10厘米,难以浸湿墙体为准。棚内排水主要依靠水泵,若遇断电,可以用燃油水泵迅速抽水;若电力正常,使用一般的潜水泵即可。棚墙下部最容易被水浸湿,菜农最好提前固化墙体下部;未能固化,应急之策是立即在棚墙下部培土,增加棚墙下部的土壤厚度,有助于减少水分浸湿情况,降低墙体受损风险。
  棚外排水降水位
  有的区域返水严重,与周围水位过高关系很大,周边棚室即使每天抽水,但下部多为沙层,水分传导快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此时,应将周围积水区域与排水沟渠连接,将积水排入河道,降低周围水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棚内返水问题。
  加固立柱
  据调查,出现墙体受损的大棚,后排立柱首先受损。一旦发现返水,应立即加固后排立柱。可用木棒等倾斜顶住立柱下部1~1.2米高处,增加其承重能力。
  垫高棚墙底部
  建设新棚时,菜农就应该注意,为了方便浇水、管理,后墙边应该适当垫高,并将水渠、土墙底部等进行硬化,隔断积水与墙体的接触。即使出现少量积水,影响的也是蔬菜生长,而不会对墙体有损伤。若积水较深,上部墙体被浸湿,也可以减轻下部土壤承重,减轻受害情况。
  若提早知道出现特大暴雨,棚内可能积水,还可以在棚墙下部堆垛沙土、硬化板材等,减轻浸水后土墙结构受损。
  减少水浸泡时间
  冬暖式蔬菜大棚适合建造在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的地方。这类地方往往排水较为困难,尤其是下挖式大棚,棚内低于地表,雨水自然先流向棚内。一旦雨水进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抽水。
  在雨水进棚前,可以在棚前脸横向挖一条沟,有利于雨水进棚后迅速将其引向一侧,近沟渠一侧深挖坑积水,然后利用水泵等抽出棚外。参照无土栽培模式的优点,在棚前脸挖沟,还有助于降低棚内湿度,提高地温,好处是多方面的。
  而棚内进水后,只要及时将棚内的积水抽出,即使棚墙被水浸湿,影响也不大。因此,想要减轻棚墙受损情况,缩短浸水时间是最关键的。提醒菜农,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大雨来临前,提前备好排水准备,及时巡查,及时修补破损处,减少棚内进水数量,并快速排出即可。
  棚墙受损修复有高招
  棚墙浸湿后,可能出现各种险情。这里总结出了一些保棚墙、减损失的方案,减轻损失,尽早恢复生产。
  在棚内积水排出后,利用彩钢板、砂石料等,将墙体下部已经浸湿的部位加固,减轻棚体变形,保护棚体结构,即使以后进水也不会出现坍塌的情况。这种情况适合尚未进水或短暂进水后排出、墙体尚未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还可以将墙体打孔,利用钢丝将立柱和墙体固定,然后再用砂石料等固定墙体下部。这样可以更好地贴合土质墙体和砂石墙体,避免两者分离,加固效果更好,使用时间更长。(刘辉)
  特别提醒
  修棚有危险,安全最重要。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高,大棚墙体长期处于浸水状态,结构强度明显下降,随时有可能出现受损的情况。在这里,再次提醒菜农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是积水排干净后不要急着进棚检查后墙,尤其是没有加固水沟,进入容易陷入泥地,难以移动,危险性很大。应该等待几天,待墙体稍干,结构较为稳定后,再进棚检查墙体。
  二是短期内,棚室周围仍然十分泥泞,施工难度大,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虽然要尽快修复棚室,恢复生产,但不能急于一时,避免建棚恢复生产时受伤。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