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这台农机凭实力“圈粉”
  本报记者 赖雅芬
  500多亩小麦前脚收完,新一季的玉米就压着麦茬种进了地里,一点儿都没耽搁。今年“三夏”期间,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五联村村民侯卫刚实现了收种“无缝衔接”。
  6月30日一大早,侯卫刚就带了几个“帮手”在玉米地里忙活起来。定方位、安设备、挖壕沟……在“哒哒哒”的机器声中,不一会儿,一条宽约0.5米、深约1米的灌溉沟就挖好了。施工过程中,一伙人小心翼翼地避开麦茬间的玉米苗,生怕把它们踩了碰了。
  这片玉米是20多天前下种的,这两天,绿油油的玉米苗已经有十几厘米高了,在黄色的麦茬地里分外“抢眼”。“最近气温高,地里有点缺墒,赶紧把喷灌管道弄好,可不敢把这些苗子‘渴’着了。”侯卫刚蹲在地上,将一截截手腕粗的黑管子挨个接好,再吆喝着同伴抬起管子放到沟里。这时候再看,一条“黑龙”已经顺着地头从南“爬”到北,只需接上水源就齐活儿了。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作为五联村种粮大户,侯卫刚对这流转来的500多亩地格外“宝贝”。从小麦种子下地开始,他就开启“全天候在线”模式,精心“伺候”着,今年夏播时还花了大力气,从外面请来一台“洋机器”。
  侯卫刚清楚记得,那天是6月7日,收麦第一天。“轰隆隆”,几台三四米高的大型收割机逐着麦浪前行,一簇簇麦穗“卷入肚里”,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身材小巧的牵引式免耕气吸播种机,一穴一粒播种精准,停车转弯灵活稳当。
  田间地头,这台播种机非常“拉风”,一会儿就引起了村民围观。“这跟咱平时见的圆盘播种机不一样,是我专门从凤翔叫来的。别看它个头小,干起活来可得劲了。”看着大伙儿一脸好奇,侯卫刚把机器的“主人”刘小军拉到跟前,“人家是行家,叫他给大家慢慢讲。”
  “这种播种机精准度高,在播种时不仅能保证一穴一粒,还能通过更换播种盘实现不同作物的精密化作业,作业效率是传统播种机的3倍。”说着,刘小军钻入驾驶室,现场示范起来。
  刘小军是凤翔区一家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他投资20余万元,引进了这台新机器。听到这个消息后,侯卫刚动心了,第一时间就联系对方,约定了播种时间。让双方都没想到的是,机子一开到地头,就“圈”了一拨“粉”。
  “呀,驾驶室还有显示屏呢。这是干啥用的?”趁着休息空当,有村民凑近了仔细“观摩”。“这叫播种监控器,可以及时发现漏播、错行等问题。”说话间,“滴滴滴”,提示声传来,播种盘空了。刘小军从驾驶室下来,转到后面的红色机舱旁,三下五除二就换好了一个新的播种盘。
  “小军,这机子看着美得很,这两天把我那十来亩地也种了。”
  “还有我家的。有些地不平整能种不?会不会影响播种质量?”
  “没问题,都能种。你们这些地一上午就结束了。咱把电话留下,到时候联系就行。”
  ……
  在侯卫刚的地里,不到半天时间,这台机器就成功地让附近村民实现“路转粉”。
  往年4台传统播种机同时下地,500亩地得五六天才能播完;今年只这一台机子,不到两天时间就忙完了。加上开沟、下种、施肥省下的钱,一亩地算下来总共能节省200元……侯卫刚正盘算着今年的投入成本,“突突突”的水泵声到了跟前。
  “地里的管道弄好了,咱收拾收拾家具,再去把井房拾掇一下。”侯卫刚招呼大伙儿往地头走去。他身后的一排排玉米苗郁郁葱葱,迎风轻摆,齐齐整整的,没有一株漏苗错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