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小麦秸秆摇身一变卖到国外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罗文艳
  “新女,你看我这编得咋样?”
  “比之前编得好多了。做扇子编网是最复杂的,编织的时候挑一压一,每一步都要把麦秆扎紧,手劲儿要拿匀。”
  7月5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铁炉街道铁炉村,50岁的邓新女正在给村民讲授扇子的编织技巧。“订单多得忙不过来,每个月都要赶制销往外地的各种工艺品。”邓新女边忙边说。
  在邓新女家里,30多平方米的客厅既是她的工作室,又是麦秸编织工艺品的展厅。地面的角角落落堆满了初加工的麦秆和掐好的辫子,四面墙壁从上而下挂满了扇子、拖鞋、草帽、各种动物等麦秸编织工艺品,每件工艺品都被编织得活灵活现。其中,最亮眼的还要数光亮似金的麦秆画。
  “麦秆画是最熬人的,要把提前加工好的麦秆剖开整平,再经过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才能织成。像这幅《一帆风顺》麦秆画,我花了10天时间才编完。”邓新女说,虽然麦秆画费时费力,但是在国外市场很受“宠”,稍复杂一点的作品出口价都在1万多元。
  铁炉草编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手工工艺。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夏忙时筛选质地均匀、坚韧的麦秆,等到农闲时用来掐辫子、编草帽。
  “从我懂事起,就经常看母亲掐辫子、编草帽。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手艺活。”7岁的时候,邓新女就帮着母亲掐辫子,15岁时她就能独立完成蛐蛐笼的编织。
  从那之后,这项手艺邓新女一直没丢。这几年,经过不断学习和大量编织,邓新女的手法越来越娴熟。一根根麦秆经过她的手,不仅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这项手艺也被她编出了名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来参观、购买。
  2021年,邓新女编织的手工艺品在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亮相,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目光。当年年底,邓新女编织的价值20多万元的工艺品订单发往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
  “这个麦秆制作的手提包,上面图案是咱兵马俑铜车马造型,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邓新女说。
  “除了编织的手工艺品,每年还要出口10万多斤麦秆。”邓新女说,为了保证麦秆质量,小麦种子是专门从杨凌带回来分给村民种,为大伙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从事创意编织的十多年里,邓新女创作了上万件手工艺品,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漂洋过海,还带动周边村子11名残疾人学习创意编织。
  “我腿脚不方便,能干的营生不多。自从学了编织,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有盼头了。”铁炉街道贾家村村民李敏已经跟着邓新女干编织近10年了,“把没用处的麦秆,编织成精美的手工艺品,还能销到国外,让我很有成就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炉草编不仅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如今,邓新女带着大伙不断编织着“新花样”,也编织着幸福的新生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