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8日
让群众吃上“产业饭”
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平(右二)与烟农向彬州市烟草专卖局技术员高永宏(左一)请教烤烟管理技术。
本报记者 黄河 文/图
“因为要照顾家庭,我就在家附近烤烟基地打工,已经在这里工作半个多月了,挣钱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种植技术,感觉还不错。”6月29日,正在务工的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村民马秀娥满脸笑容地说。
白保村山大沟深,是北极镇较早栽植烤烟的行政村,群众掌握着烤烟栽植技术,栽植烤烟的积极性高,发展烤烟的条件得天独厚。
2021年,孙永平回乡担任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后,了解到烤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再加上近年来有烤烟保险“兜底”以及补贴,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随后,在镇党委、镇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他对撂荒的山坡地进行流转和整治复耕;政府对闲置学校设施盘活利用,在彬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支持下,投资近60万元建设新能源烤房烘烤工厂,助力白保村发展烤烟产业,向荒山要效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流转土地到集中整地、从起垄到覆膜、从购苗到移栽、从管理到采收、从烘烤到交售等各个环节,北极镇和烟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种植”向“订单合同种植”的转变,给群众发展烤烟产业吃下了“定心丸”。
在孙永平的努力下,种烟“种出”了好收成,村集体种植烤烟300多亩,年收入50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双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白保村把烤烟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产业,完成了土地流转和服务保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管理、经营和技术指导,村民利用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和收益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从而实现“造血式”产业增收,让群众吃上“产业饭”。
“烤烟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村上的烤烟种植基地每天需要雇30多人,每人每天可以挣100多元,一个烤烟季可增收1万多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务农、顾家‘三不误’。”孙永平说。
如今,白保村烤烟越种越红火,面积年年攀升,已成为继苹果产业后又一支柱产业。每到种植季节,白保村把农户嵌入到烟叶产业链各环节,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形成烤烟从种植到烘烤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黄河 文/图
“因为要照顾家庭,我就在家附近烤烟基地打工,已经在这里工作半个多月了,挣钱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种植技术,感觉还不错。”6月29日,正在务工的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村民马秀娥满脸笑容地说。
白保村山大沟深,是北极镇较早栽植烤烟的行政村,群众掌握着烤烟栽植技术,栽植烤烟的积极性高,发展烤烟的条件得天独厚。
2021年,孙永平回乡担任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后,了解到烤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再加上近年来有烤烟保险“兜底”以及补贴,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随后,在镇党委、镇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他对撂荒的山坡地进行流转和整治复耕;政府对闲置学校设施盘活利用,在彬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支持下,投资近60万元建设新能源烤房烘烤工厂,助力白保村发展烤烟产业,向荒山要效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流转土地到集中整地、从起垄到覆膜、从购苗到移栽、从管理到采收、从烘烤到交售等各个环节,北极镇和烟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种植”向“订单合同种植”的转变,给群众发展烤烟产业吃下了“定心丸”。
在孙永平的努力下,种烟“种出”了好收成,村集体种植烤烟300多亩,年收入50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双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白保村把烤烟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产业,完成了土地流转和服务保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管理、经营和技术指导,村民利用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和收益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从而实现“造血式”产业增收,让群众吃上“产业饭”。
“烤烟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村上的烤烟种植基地每天需要雇30多人,每人每天可以挣100多元,一个烤烟季可增收1万多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务农、顾家‘三不误’。”孙永平说。
如今,白保村烤烟越种越红火,面积年年攀升,已成为继苹果产业后又一支柱产业。每到种植季节,白保村把农户嵌入到烟叶产业链各环节,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形成烤烟从种植到烘烤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