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走乡村看振兴
老手艺“编”出好日子
  本报记者 张恒
  4月10日,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姚家沟村,61岁的村民王维仓正在家里招呼着前来吃饭的游客。院子中间摆放的篮子、花瓶等竹编工艺品,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选购。
  “我14岁就跟着父亲编竹篮。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艰难,我们放学回家,帮父母编篮子,渐渐就对它产生了兴趣。虽然我喜欢竹编,而且编篮子又快又好,但是,从学校出来还是选择学厨艺。”王维仓告诉记者,“竹编是爱好,当厨师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于是,王维仓去蓝田学厨艺,成了第一批蓝田“勺勺客”,在1990年,他的月工资就达到1200元,靠厨艺有了高收入。按说,这样的日子很滋润,但王维仓放不下竹编技艺。他常常在工作之余,用竹子编一些小玩意,唯恐自己的这个技能手生。
  距离狄寨街道南2公里的鲸鱼沟被誉为“关中竹海”,有天然竹林近千亩,这给王维仓提供了竹编原料。姚家沟村之前村上就有竹器厂,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很多村民都靠着竹编生活。而今,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竹编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生活,村里搞竹编的人越来越少。为此,王维仓感觉可惜。尝到竹编甜头的他,只要看见有人对竹编感兴趣就恨不得把自己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
  “过去,竹编主要为了实用,现在主要是观赏。世园会期间,我用竹子编了钟楼,卖了9600元。”王维仓介绍,“竹编是个精细活儿,一件成品要经过选竹、劈篾、拉丝编制等多道工序,是很考验人的耐心的。目前我编的花瓶、篮子以及一些蝴蝶、蜻蜓等供不应求。”
  与王维仓家200米之隔的王淑香也是一位竹编爱好者,今年69岁的她常常编一些简单的物件,比如豆腐筛子和竹筐。一个豆腐筛子从曾经的15元卖到现在的55元,她坦言竹编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竹编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我们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应该重拾老手艺,让藏在乡村里的竹编工艺品‘走出去’,把传统技艺守住并传承下去。”王维仓表示,等农家乐稳定,一定会招聘员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搞竹编。届时,他不但要去学校给孩子们教竹编,还要让身边村民看到竹编的经济效益,让薄薄的竹篾在乡亲们的手中开出“致富花”。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