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个文化合作社能给村里带来啥?
    板桥镇文化合作社锣鼓分社成员在演出前排练。

    张军梅在合作社编织手工艺品。

    游客对板桥镇文化合作社线下门店展出的手工艾草锤爱不释手。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文/图
  陕西的民俗文化都有啥?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剪纸、泥塑、腰鼓、民歌、社火……这些承载着乡情乡韵的地域文化,样样“精”、样样“特”,是这片黄土地上独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乡亲们离不开的精神寄托。
  如何让这些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乡村发展使更大的劲?各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出新出彩。在韩城,一个全省首家乡村文化合作社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锣鼓秧歌演得热火,手工制品卖得红火,吃上“文化饭”的乡亲们,家家有心劲,个个有干劲。
  1 一针一线“纳”出新路子
  提到布鞋,很多人想到的不是白底黑面的老布鞋,就是传统的旧式靴子,但在韩城市板桥镇文化合作社,这种固有印象会被颠覆。
  在合作社的展厅里,各式各样的手工千层底布鞋、缎面印花鞋,还有小孩穿的虎头鞋、猪嘴鞋等,每一样都做工精致、款式新颖,满满的“中国风”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工艺精良的布鞋是合作社手工编织分社的妇女们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4月10日,在板桥镇东风村村民高惠芳家里,几名妇女围在一起剪样、包边、纳鞋底。“年还没过完,合作社就接了几个订单,我们这几天就忙这事。”74岁的高惠芳做了半辈子针线活,样样都拿得出手。可进了合作社后她才知道,这里面的“花样”还真不少,“以前做布鞋图个舒服就行,现在不一样,从样式、面料、配色,到走针、穿线,都要讲究搭配。”
  一眼看上去,高惠芳手上的“千层底”纳得密密匝匝,针脚间都是工艺。“只要合顾客眼光,做多少布鞋都能卖出去。我们一年坐在家里就能收入过万元呢。”月月有进账,她纳得更起劲了。
  板桥镇是韩城旅游名镇,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村村都有擅长锣鼓、秧歌的“能人”,手工布鞋纳制工艺更是在一代代人心口相传中传承下来。如何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增收?板桥镇想出了一个妙招。
  去年2月,板桥镇成立文化合作社,将全镇6个村的文化“能人”集中起来,按照各自特长编入合作社下设的锣鼓、腰鼓、秧歌、手工编织、乡村文旅、文化志愿者6个分社,以“文化为根、产业为基”,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目的地,让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传统文化要‘活起来’,既要创新,更要契合市场需求。拿手工编织分社来说,刚开始只有传统布鞋和藤编工艺品,经过大伙不断摸索,现在品类达到上百种。”在文化合作社理事长范蓓蕾看来,手工编织分社给村里的留守妇女办了件好事,只要会针线活就能加入进来。大伙通过培训提升技艺,用一针一线“纳”出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传统地道的手工布鞋制作流程背后藏着最朴实的工艺。如今,合作社对整个布鞋生产工序进行细化,村民在一起分工合作、各取所长,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做出来的布鞋也更美观、更舒适,线上线下销量“噌噌”上涨。
  2 一锣一鼓“敲”出精气神
  要问哪种民俗文化最能体现陕西人的精气神,那就非锣鼓莫属。娶妻嫁女、满月过寿、开业暖场……只要锣一敲、鼓一响、镲一打,那种气势磅礴、粗犷豪迈的氛围就有了。
  4月11日清晨,韩城市桢州大街城市嘉园小区。像往常有演出时一样,高青林不到6时就起床了。化好妆、换好演出服,再把那面红色的大鼓往腰里一挎,她赶在6时30分准时出了小区。
  当天,20多公里外的芝阳镇,有户村民给老人过寿,需要锣鼓队表演助兴。为方便起见,高青林把队里的姐妹约在了自家门口。十来分钟后,队员到齐,车也来了,40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到地方后先暖场。“姐妹们,家伙什拿出来,咱先预热预热!”高青林这一嗓子喊下去,锣鼓队个个都动了起来。一时间,锣声鼓声镲声,激情昂扬、节奏感强,事主家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像这样的活动,高青林这一年来没少接。自打镇上的文化合作社成立后,爱好敲锣打鼓扭秧歌的她一下子找到了“组织”,有了满满的归属感。由于泼辣大方、热心能干,高青林在大家的推荐下,成了合作社锣鼓分社的负责人。对接事主、协调队员、安排车辆、参加演出……60岁的她,可没少忙活。
  高青林是板桥镇东风村人。以前,在村里自发组织的锣鼓队中,她是拿“指挥棒”的。后来,村子因采煤沉陷整体搬迁到了城里,她的这一爱好也就慢慢被搁置了。
  搬到城里后,高青林彻底闲下来了。时间一长,她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点啥。“这下好了,文化合作社给咱把摊子支起来,大家没事就凑在一块乐呵乐呵,人的精气神一下子提起来了。”高青林说,“不光图热闹,表演一次还能挣个百八十元,多好啊!”
  锣鼓一响,声声铿锵;镲镲一打,精神抖擞。如今,板桥镇通过“文化+演出”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一道“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目、人人爱文艺、村村有舞台”的文化风景线,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短短一年时间,文化合作社锣鼓、秧歌分社已承接演出50余场,收入12万余元。
  “过两天,我们还有一场演出,得上五六十个人呢,那阵势才美!”说话间,中午的阳光照在了高青林的脸上,映衬得她的笑容格外鲜亮。
  3 一珠一串“编”出好日子
  阳春四月,是春游赏花的好时节。在韩城,除了各大自然景区、人文景点的人气越来越旺,地方美食、文创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也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
  最近几天,板桥镇明星村32岁的村民张军梅特别忙。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她就守在文化合作社线下门店,一边接待游客,一边编织串珠手工艺品。看着游客对一件件产品爱不释手,张军梅就觉得这一天没白忙活。
  “我恨不得天天这么忙,这样我们的手工艺品就能卖得更好、走得更远。”招呼完一拨游客,张军梅又赶紧拿起串珠编起来,“手工编织是份很适合‘宝妈’的营生,简单好学上手快,既能照看家里,还能通过手艺增加收入。”
  这是一处位于韩城古城巷子深处的手工艺品门店。店内,摆放的百余种手工布鞋、布艺产品、串珠手工艺品等,都是来自合作社手工编织分社成员的“指尖”技艺。作为分社一员,张军梅去年就在这里上班了。一年来,她不仅学会了串珠编织,还设计出了多个爆款产品,月收入十分可观。
  “串珠是个细活。要做成一件成品,不管大件小件,一个珠子、一个穿针都不能偷工减料,而且颜色搭配也有讲究。”坐在桌前,张军梅用穿针把珠子一颗一颗紧紧地串起来。
  一双巧手“编织”出幸福美好的日子。文化合作社线下门店启动运营以来,利用“文化+产业”的形式培育以手工布鞋、编织品、麻子油、蜂蜜等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体系,提供多元化展销平台,逐步打造出一条集加工、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合作社线下门店销售各类手工编织品400多件,销售额近6万元。
  “手工编织不光妇女能干,很多残疾人也通过在我们这里学习技艺、销售手工制品改善了生活。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都是靠着勤劳的双手一珠一串、一针一线得来的。”在板桥镇党委书记赵亚萍看来,合作社不仅是一方文艺天地,还搭建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舞台,走上了自主管理、自主造血发展的轨道,既壮大了集体经济,推动了文化产业振兴,还让村民从乡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观众”到“主角”,从“调味品”到“必需品”……眼下,板桥镇各村文化氛围浓郁,村民精神风貌提振,文化合作社越办越热闹,一个传统文化变现的新IP正在呈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