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村”字头如何“潮”得让人“上头”?
  ■ 赖雅芬
  “村”与“潮”,原本相互对立的两个词竟然相生相依。时下,一些充满传统乡风乡韵的“村”字头文化活动火热“出圈”。这些既有乡土味、又有烟火气的文化活动就像一扇窗口,让更多的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被发掘。
  “村”字头文化活动为啥能火?一个原因是极致的“村”味儿。乡村是“主场”,村民是“主角”,活动的热情激情与农村的乡情风情紧密融合,草根比赛就办出了特色。因地制宜、符合百姓期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活动的耀眼关注度来自于厚植的土壤和纯粹的“土味”。
  只要群众基础足够扎实,最乡土的也能成为最时尚的。比如,“村BA”的队员都来自基层群众。他们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才干完农活,鞋底上还沾着泥土,就换了“战场”继续“战斗”;有的是大山里的老师,虽然一身书卷气,却在运球的那一刻周身燃遍“杀气”……场下的观众也是活力满满,有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的,有翻出铁盆锣鼓、敲打助威的。这样纯粹的体育精神与运动热情,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村”字头文化活动带动了当地产品、乡村文化的“出圈”,成为当地发展的一张新名片。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村”字头文化活动要想走得更远,靠的是多点联结、多方合力,靠的是资源发掘和创新。故事叙事、创意设计、活动推广等一系列举措,将会助力这些活动在最大范围内拓宽影响力。这其中,各种文化元素、各类发展主体以及各路资源如何利用?突破点在“整合”,以当地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加强文体互促、体旅融合,线上流量就能转化为发展增量。
  扎根于乡村土壤的“村”字头文化活动,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能带动、链接起更多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村生活。如何让这些文化活动“土”得原汁原味,“潮”得让人“上头”?眼下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做好做活“村”字头文章。然而,做足“村味”不能“千村一味”,不是同质化竞争,而是积极打造各种“村+”类IP,发掘培育自身特色、久久为功,外在塑形、内在铸魂,这才是“村”字头从“网红”变“长红”的关键。
  透过“村”字头文化活动的火爆出圈,我们看到,群众才是文化体育活动的主角,是时代的主角;透过“村”字头文化活动的火爆出圈,我们也同样看到了文化体育的另一种可能,看到了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