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汉阴凤堰古梯田申遗工作迎“国考”
本报讯(王缠卫)3月21日至22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来到汉阴县,对汉阴凤堰古梯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进行现场核查评估。
专家组听取了申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深入古梯田现场对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汉阴凤堰古梯田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西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古梯田群落,也是我国首个以山水为背景、以梯田为展品、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天然展览馆,至今已逾2000年。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风土特征,汉阴凤堰古梯田灌溉引用河水、库塘水、泉水和局部小气候形成的雨水,水量充足,渠系发达,自上而下排水流畅,设施完善,形成了“水系—村寨—梯田—森林”等山林农业生态模式体系,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富硒稻10万余亩,有“富硒大米之乡”美称。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促进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专家组听取了申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深入古梯田现场对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汉阴凤堰古梯田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西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古梯田群落,也是我国首个以山水为背景、以梯田为展品、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天然展览馆,至今已逾2000年。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风土特征,汉阴凤堰古梯田灌溉引用河水、库塘水、泉水和局部小气候形成的雨水,水量充足,渠系发达,自上而下排水流畅,设施完善,形成了“水系—村寨—梯田—森林”等山林农业生态模式体系,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富硒稻10万余亩,有“富硒大米之乡”美称。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促进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