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春走基层
设施大棚“种”出“幸福味道”
  本报记者 黄敏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乡村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2月13日,大年初四,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灰堆坡村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田间地头一座座设施大棚里绿意盎然,正值采摘旺季的草莓、圣女果、黄瓜等特色瓜果蔬菜长势喜人。
  在灰堆坡村党建农业生态园,20多座日光温室大棚一字排列。走进大棚内,热气扑面而来,绿绿的叶子、红红的果子令人心生欢喜。村民石朝和妻子一大早就来到自家草莓大棚里开始忙活,采摘、装篮、打码,招呼进棚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
  “今年的草莓个头大、口感好,一点都不愁卖。”看着满棚新鲜的草莓,石朝格外开心,“年前就开始采摘了,除了销售,我们还给亲戚朋友每家都送了两篮,让大伙尝尝鲜,讨个好‘彩头’。”
  石朝种了4棚草莓。春节前草莓陆续成熟,每天可以采摘100多公斤,主要通过周边商场、超市定点采购和线上订单销往市场。最近几天,石朝两口子每天从早忙到晚,就连大年初一都在棚里忙活。
  “过年这几天,不光商场、超市的订单一个接一个,村里来买草莓的人也特别多。不管是摆盘招待客人,还是走亲戚送礼,又新鲜又喜庆,大人小孩都爱吃。”指着一篮子纯白色的草莓,石朝乐得合不拢嘴,“这是草莓新品种‘白雪公主’,头一回种没想到抢手得很,每天摘多少卖多少,供不应求。”
  这几年,乡村发展欣欣向荣,村民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以往逢年过节时占据餐桌“C”位的大鱼大肉已经不“吃香”了,一些特色新鲜的蔬菜瓜果成了“新宠”。
  大棚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在灰堆坡村,设施大棚不仅保障了周边市场蔬菜瓜果供应,更为村民带来了幸福生活。
  “我们村种植大棚蔬菜有30多年了,产业基础好、经验足,特别是这几年,销路越来越宽,大伙种植蔬菜瓜果的积极性很高。”灰堆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平告诉记者,目前灰堆坡村共有设施蔬菜大棚2000多座,是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9年,灰堆坡村建成了党建农业生态园,通过“南果北种”等新模式,引导村民种植草莓、圣女果、火龙果、葡萄等“新特优”品种,形成了“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摘”的产业新格局,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事,逐步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去年,光生态园就为村集体增收了200多万元,村民分红4万多元,这条路子算是走对了。”看着田间地头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李平眉眼都带着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