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山村庖汤宴

  文祥斌

  周末的早晨,挚友邀约去老家赶赴一场久违的庖汤宴。进入腊月,村里人请来杀猪匠,全家齐上阵,邻里来帮忙,挑水、烧锅、支案板,将自家饲养了一年的猪宰杀,准备过年。杀猪的当天,主家利用新鲜猪肉、猪血、猪肝等做上几道菜肴,邀请左邻右舍、亲戚好友团聚,少则一二桌,多则四五桌,联络一年来的情感,庆祝一年来的安康,也预示来年好兆头。
  朋友的老家在勉县县城以北四十多公里的秦岭山中。从县城出发一路向北,经国道开车二十公里便进入山路。车子在山间峡谷迂回前行,时而与小河并行,时而经过石桥,时而紧贴峭壁。三九寒天,路边和山坡上仍见斑斑残雪,村庄炊烟袅袅,溪边清泉叮咚。到了以后,主家老许早已在院门口翘首以盼。这是坐落在秦岭南坡腹地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四面群山环抱。一条由南向北的山间公路穿村而过,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绳索,将氤氲着新鲜气息的村庄和白墙红瓦的房舍串联起来。
  从山间流淌而来的小溪与山路,就像含情脉脉的恋人,一路缠绵,不离不弃,从山中来,又牵手向山外奔去。哗啦啦的溪流声,间或汽车喇叭声,为山村增添了些许活力。老许家就在公路边,三间一砖到顶的红瓦房,最前面一间开了杂货店,货架上烟酒食品、日用百货琳琅满目。杂货店旁边便是院子的大门。走进院子,让人不由感叹,老许请的亲朋乡邻不少,院子正面依次摆放着四张木制圆桌,圆桌四周码放着一摞摞塑料方凳。
  院墙边,五六名妇女正忙着摘菜洗菜、刷碗洗盘,说笑声飘满院子的一角。院子南边有一块方形整齐的菜地。冬日里,萝卜、白菜、蒜苗、大葱等蔬菜依然青翠碧绿。临近中午,太阳才缓缓出来,我们坐在院中享受暖阳。一串串玉米棒子挂满了整面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闪亮。抬头仰望,头顶的天空分外蔚蓝,四周的山脉近在眼前,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晰可见。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特别舒服温暖。
  “开席喽!”老许一声招呼,大人小孩一起围着圆桌就座。顷刻间,几盘凉菜已上桌,炸麻食、炒猪肝、花生米、凉拌菠菜豆芽等;热菜有浆水烩猪血、大盆炖萝卜、炖土鸡等。每道菜都让人嘴馋,大家抓起筷子大快朵颐。我对那盆炖萝卜情有独钟。萝卜块大,色白汤清,熟至糯碎,味道鲜美。老许不停招呼大家加菜,说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千万别客气。他还拿出自酿的苦荞酒,加上姜片、大葱在火炉上煨了一大铝壶,每人一大杯。苦荞酒有甜味,芳香可口,这是主家招待客人上好的酒。
  推杯换盏间,不善言谈的老许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山里条件好太多啦!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成水泥路,出门再也不用走泥巴路,每天还有专人打扫卫生,村里干净又整洁。家里杂货店一年收入几万元,孩子们在城里打工也稳定,还买了私家车。我们老两口养了两头猪、十几只鸡鸭,这不今天宰杀的是喂了一年的猪。”
  老许一边说一边忙着给我们添茶,黝黑的脸上写着满满的幸福。山村庖汤宴不仅是一道乡村美味,更是一顿精神大餐,让我们走进山村,走进农家,走进村民们的世界。
  山中日短,太阳慢慢收起了光芒,不觉已到午后。在连连道别后,我们离开了小山村。透过车窗,迎面扑来一阵微风,一股透着山村人勤劳、憨实、纯朴的风……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