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延安 让产业链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杨磊
  金秋十月,黄土高原上禾丰、果香,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10月27日,记者走进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仁台村村民景志仁的260亩谷子地,一片金黄,成熟的谷穗又粗又长,随风摇摆。
  “传统种植亩产500多斤,我今年采用高密度种植,轻简化旱作节水技术和‘一喷多促’技术,经农业部门测产,亩均在680.4斤,总产量达17万多斤。一斤谷子市场价格3元,预计产值达51万元。”景志仁高兴地说,科学种地增产又增收。
  近年来,延安市采取市场引领生产、后端倒逼前端的方式,推进规模种植、订单生产、合作联营、品牌营销等融合发展。
  眼下,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映红山头,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农赵永东一家正在果园里忙着采摘苹果。“去年我的苹果收入5万多元,今年苹果品质好,个头大,根据市场价格预算,大概能收入8万元。”赵永东说,南沟村通过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地布覆盖等系列科学方式,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果树认养和品牌化营销,苹果种植实现丰产增收。
  据了解,延安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将延安建设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效益最好、实力最强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新培育良种苗木繁育企业2家,建成4.0苹果智能选果线105条、冷藏保鲜设施总库容166.8万吨,培育果品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转化鲜果能力62.1万吨,较2022年提高了10%;新培育果箱、果袋、地布等关联加工企业5家,累计达141家;建成果园防雹网49.9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15%。
  在做强苹果产业同时,做大畜牧产业链。延安市统筹用地空间、上下游产业链和疫病防控,强化招商引资。1~9月开工建设规模养殖场137家,已建成97家。培育了安塞黑萨牧业30万只肉羊分割、甘泉饲草加工、劳山鸡业蛋品深加工、宝塔区槐蜜之都蜂蜜加工、洛川水渭牧业万只湖羊粪污加工等“链主”企业,正在带动畜牧业由养殖环节向现代化深加工转型。
  “这段时间主要是产菇和菌棒生产。”延安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瑜说,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带动20多户农户和村集体共同发展,现有100多座大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与国外一家公司签订100万美元的菌棒出口订单,目前已出口5柜,每柜9000多美元。
  “今年以来,延安市聚焦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四条产业链,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链式思维抓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纵向拓展农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横向拓展农业新功能、融合农文旅,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优链、强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建华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