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8日
登山感悟

王永军
我喜欢爬山,往南边走,峨嵋山、普陀山、象鼻山、罗浮山……青翠秀丽,挺拔峻峭。或是地理归属的原因,我这北方人攀登南方的山,总感觉有一些局促和慌张。登北方的山则不同,不论是百里外相望的秦岭,还是千里之遥的贺兰山,自有一份从容和惬意。而登家乡的山,最清晰的感觉是有回来的喜悦,因为那是我熟悉的山,是我心之向往的山。
我喜欢往山里走,山里有智慧,成功的诀窍在登山中能找到答案。登山的动作是弯腰努力向上,这是奋进者的姿态。攀登是难事,辛苦劳顿,步履艰难,以前面的山头为目的地,定下目标,努力向前。一路风景宜人,抬头,又是一个山头,停之,失于更高一层的景象。继续攀登,前方恐还有无数个山头,犹豫徘徊之间,其实是毅力信念之抉择,成功的密钥也许就在抬头可见的下一个山头。站得高看得远,登山的乐趣在于回望身后的世界,目之所及实则是自己的内心深处,可谓“眼界决定境界”。
山里清静。静能生慧,静则,明疾徐,知取舍。静在当下是奢望,人到山里寻清静,未必如愿,未必悟理。去年,我与朋友登山,与寺里的僧人聊天。我与朋友似乎听懂了玄妙,顿觉得山的厚重衬托我们的渺小、山的清净澄净我们的心灵,身子也变得灵活轻巧。
我喜欢攀登家乡的山,不为智慧,不图清净,只为灵魂永远有厚土的印迹。我无数次登上家乡的山,这山不过千米,却高耸挺拔,庄严肃穆,一如这里深沉的人们;这山名不见经传,缺失灵秀,几无风姿,却是我心之所属心所向往。记忆深处的山腰间,低矮的石碑上镌刻着“厚土之位”几个字,那是祖先敬畏天地,感激这片土地给予希望和收获的印记。登上山头,回视身后,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辛勤的人们,早已定格在我内心最深处,我的精神、智慧、力量都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