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榆林8万余株酸枣“扎根”青藏高原
  本报讯(鱼玉军)“榆林市赠送的首批10万株酸枣苗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试种成功,整体成活率超过80%,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对丰富拉萨绿化造林树种品类、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促进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9月13日,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酸枣树是我国最古老的野生果树之一,具有栽植、管理成本低,经济和药用价值高,耐寒、耐干、耐贫瘠等特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榆林野生酸枣遍布各地,近年来,部分县(市、区)大力开展酸枣标准化种植,人工抚育面积约20万亩,年产鲜酸枣10余万吨、酸枣仁约5000吨,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
  榆林、拉萨两市直线距离虽然接近2000公里,但都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特征,且同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年日照时长都在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也均较为接近,气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拉萨市引进榆林酸枣进行试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2月至3月,拉萨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调研组两次到榆林,对清涧县、佳县等地的酸枣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详细了解了榆林酸枣的生态习性及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等内容后,调研组认为在拉萨种植榆林酸枣大有可为。随后,榆林酸枣入藏工作迅速推进。3月28日,《榆林—拉萨两地酸枣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榆林正式签订,榆林学院、佳县林业局、陕西芩塬生态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与拉萨市有关部门对接。4月19日,榆林市赠送的10万株榆林酸枣苗运抵拉萨,试种工作随后有序开展。
  作为酸枣入藏的重点参与单位,榆林学院发挥了积极作用。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毕台飞表示,该院将通过建设基地、建立平台、主导组建国内酸枣专家团队等举措,继续为拉萨市的酸枣育种、栽培和产业链延伸等提供技术服务。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