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卫在给西红柿苗打叉。
张长斌检查菌棒是否感染病毒。
农户到服务中心寻求杨都强(右)帮助。
本报记者 方腾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展望三秦大地,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广袤的田野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正是一支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蓬勃发展,才让科技在田间地头结出硕果。而农民技术员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情系农民、服务农业,播撒农业科技的希望,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 扎根沃野 “蔬”写增收文章
7月27日,泾阳县安吴镇高村的蔬菜大棚里,正在享受水帘降温的西红柿苗绿油水嫩。“这是水果西红柿新品种‘美味610’,软糯沙甜,爆浆多汁,算得上西红柿里的‘网红’了。”望着长势喜人的西红柿苗,吕小卫喜上眉梢。
吕小卫是泾阳县小卫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技术员。近年来,他引导群众改变种植管理模式,同时为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让群众实实在在尝到了设施蔬菜农业带来的甜头。
2002年,吕小卫带着发展农业的梦想回到家乡种植蔬菜,村里大多数人都种白菜,吕小卫有想法、有干劲,他偏偏种起了西兰花。
“你种西兰花有啥产量啊?能行吗?”面对质疑,吕小卫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白菜虽然产量高,但几毛钱一斤,西兰花可以卖两到三块钱一斤,产量虽然低些,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吕小卫连续种了三年西兰花,效益很可观,村民看到后,纷纷跟着种起西兰花。在吕小卫的带动下,高村开始大规模种植西兰花,一天的收购量近10万公斤。
后来,由于连续种植导致土地质量和肥力下降,种出的西兰花品质也不好,吕小卫重新思考未来发展方向。2014年,他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经验,试图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起初,吕小卫建了近70亩蔬菜大棚,后来承包村里的废弃砖瓦窑土地,一番治理后,变成了一排排蔬菜大棚。“这些砖土没有营养,种不了蔬菜呀!”吕小卫陷入了困惑。很快,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张明科的指导下,他开始养殖蚯蚓,利用蚯蚓肥改善土壤,探索生态种植模式。因此当地有了“再烂的地,小卫都能种成宝地”的说法。
如今,泾阳县小卫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3000多亩大棚实现创收,总产值突破300万元,吕小卫也成为大家心中的专家。大家种植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向吕小卫请教。
“小卫,这茬我种啥品种好呢?施什么肥?”村民吕涛最近正为种植西红柿品种的事情发愁。
“一定要选抗病性好的品种,所施农家肥得发酵好,抽空了我去你那看看。”吕小卫回答。
帮助群众解决种植难题,传授种植经验,是吕小卫现在一直坚持做的事情。
2 传经送宝 领“菌”致富新路
“同样是种地,之前有身力气就行,现在靠的是科学技术。以前种地只为填饱肚子,现在能靠种地增收致富。”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张长斌深刻感受到种地的变化。
张长斌家住旬阳市甘溪镇桂花树村,他是一个爱“折腾”的农民。2010年,他尝试发展香菇种植并成立旬阳市秋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香菇木耳生产基地。没有技术,他就带领村民到河南、汉阴等地交流学习。在他看来,只要肯下苦,没有干不成的事。
烟叶烘烤颜色不一致导致卖不上好价;魔芋软腐病无法防治引起秋后腐烂无收;食用菌产量低、菇型小而薄……种植过程中,张长斌常常为缺乏技术而发愁。
“现代农业生产对技术支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强学习,用知识种地,让我们村的菌菇产业再上新台阶。”张长斌对种植技术求贤若渴,于是一头扎进农业天地里。
2014年,张长斌通过认定成为我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通过学习和实践,他掌握了各类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基本经营方式,成为地地道道的农业专家。
“我作为一名职业农民,有义务帮助更多人成为科技兴农的受益者,凭借技术发展产业致富。”张长斌始终这样勉励自己。为帮助更多群众掌握实用技术,他走上讲台,化身农业技术传播者。
几年来,张长斌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进行培训授课,为其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并积极参与“农业110”服务,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农业专家。
“农产品如何走出乡间?”张长斌一直在探索。
2016年以来,他先后参加杨凌农高会、汉江流域农产品交流会、昆山市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等,试图在展销会上为家乡农产品谋销路。
手机成为新农具,农产品飞上云端,靠网络“走出深闺”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张长斌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积极参加电商培训班,学习网络销售技巧。2019年,旬阳市秋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额达到300余万元,菌菇种植为当地村民开辟了致富新途径。
3 “把脉问诊” 奏响富民“牧歌”
“杨经理,这眼瞅着要到奶山羊配种的时候了,我不知道该咋选种,你帮我出出主意。”7月28日上午,富平县刘集镇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杨都强不停接到养殖户的咨询电话。
杨都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羊管家”,这个称呼的获得,他用了二十多年。
1996年,他和好友一起发展养殖业,最初养了6头奶牛和几只奶山羊。2008年,他发展奶山羊规模化养殖。
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杨都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建了养殖场,收购了1000余只奶山羊,但不到半年时间,这些奶山羊都没有存活下来。这次失败的经历让杨都强损失惨重,为此,他懊恼不已。事后,他开始琢磨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多方求证后,他认为羊群死亡是由于疾病传播。
2009年,杨都强拿着借来的钱重新发展奶山羊养殖。“上次的失败就是吃了没有技术的亏,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养殖技术。”杨都强不断学习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慢慢积累了很多经验。
杨都强时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其他养殖户少走自己走过的那些弯路?”“要把羊养好,就得解决‘一医难求’的问题,要做好疾病防治。”这是他总结出的答案。
2017年,杨都强到内蒙古考察学习,他看到当地有养殖服务站,专门为牧民提供技术服务,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杨都强深受启发,由此萌生了创建养殖服务站的想法。
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杨都强建起了奶山羊养殖专业服务中心,帮助养殖户做技术指导与服务。后来,为了让更多养殖户受益,他将服务中心从庄里镇迁到流集镇,并打造了全省唯一一个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据了解,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是集良种繁育、优质饲草饲料储备加工、饲养技术培训、疾病防控、规模化养殖等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全方位为奶农提供服务。如今,该服务中心配备了4名专业兽医,还与西北农林大学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为养殖户提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疾病诊断服务,还可以提供优质饲草饲料制作配送,以及兽药、疫苗销售和养殖技术培训等服务。
“服务中心的服务不局限于本县,现已辐射到富平周边地区,我希望能帮助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道路。”谈及未来,杨都强信心满满。
随着农业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农技人才培养“后浪”涌现,将会推动更多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