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在榆林,看见不一样的乡村
    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的羊文化广场。

    横山稻田。

    赵家峁吊桥。

    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标准化羊子养殖小区。

    采访团一行采访横山区稻田养蟹。

    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高粱种植基地。

    采访团在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采访。

    陕西果业集团米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宇翔(右一)向采访团介绍相关情况。

    佳县工作人员(右一)向采访团介绍高粱增产、农民增收等情况。

    记者采访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养殖户。    本版图片由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杨杰
  榆林的乡村什么样?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用色彩定义榆林乡村之美,那一定是绿色姿意的沟峁,金谷灿灿的粮仓,蓝色铺展的乡愁。倘若“寻味”而行,又有了另一种内涵:椒香的羊肉,醇正的杂粮,甘甜的瓜果……
  6月26日至6月30日,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在榆林盛大启幕,来自全国20多家涉农媒体的50多名记者开启了一场塞上之旅。走进一个个美丽乡村,穿过阡陌纵横的广阔田野,跨越绿意无边的沙地绿洲……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中,震撼人心的远不止榆林现代农业涌动的勃勃生机和代代相传的治沙精神,更多的触动则来自于这片土地所呈现出的别样风景。
  1 科技加码 增彩田畴绘“丰”景
  在榆林这片黄土地上,把从“土里刨食”变为“绿里掘金”的艰辛不言而喻。然而时序更替,这一愿景逐渐成为现实——绿意愈浓间,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业态多元群众搭上致富快车……
  6月30日,一回到佳县,尚武平就急匆匆地往方塌镇谢家沟村的高粱种植基地赶。中午阳光火热,他蹲在田里看苗情、探墒情,思索着怎么把这趟去山东考察学到的经验应用起来。
  尚武平是佳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谢家沟村的这6000余亩高粱,是今年要给群众交上的“成绩单”,因此他半点也不敢马虎。
  一直以来,佳县凭借独特区位及资源优势成为高粱优质产区,谢家沟村也素以高粱种植为主导产业,但受各种条件限制,产量和效益始终提不上去。
  “2020年,我们在谢家沟村实施‘全膜深沟探墒技术’。在春旱时根据墒情开沟覆膜,达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尚武平表示,新技术成功将当地高粱亩产提升至500公斤,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效益。
  有了谢家沟村的成功实践,“全膜深沟探墒技术”开始在佳县全面推广。“今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扩大至12万亩,其中2万亩采用了这项新技术,后续将逐步全面覆盖。我们还准备在机械和种子上进行优化,争取让产量再提升。”尚武平说。
  粮食要增产,科技是关键,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更不可或缺。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大地种业集团在科技助力下,探索出智能化、精准化、节约化、高效化的现代农田灌溉新模式。
  “通过后台编程,设定灌溉时间和流量,设备在自动精准浇灌的同时,还能进行全过程监控,省时省力更高效。”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农场的自动化灌溉设备管理房内,集团薯业事业部总经理郝永康的介绍令调研采访团成员惊奇不已。
  田间大型喷灌设备有序运转,郁郁葱葱的苗行间管道纵横……榆阳将传统农业与科技元素相融,绘就出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好“丰”景。
  微风拂过无定河畔,一望无垠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绿波,水中虾蟹成群,岸边绿意葱茏……谁能想到,这番如画的江南美景竟出自榆林市横山区。
  在陕西最早实施稻田养蟹的横山区,稻渔共养、一田双收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新门路。而响水镇驼燕沟村,更是走在这一新业态的发展前列。
  “原来就是单纯种水稻,压根没想到在稻田里养鱼、养虾、养螃蟹。后来政府推广‘稻渔共生’新模式,还专门派了专业人员来指导,现在不光收稻子,还能卖鱼虾蟹,效益提高了不少。”这几年,65岁的村民李治保靠着种水稻、养螃蟹在家门口上了班,真正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历经10年发展,从单一的稻蟹到稻鱼、稻虾等多种模式共存,从350亩发展到如今的4万亩,养殖企业扩展到34家,全年蟹苗产量超60万斤,成蟹产量达20多万斤……横山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活力与生机。
  2 文旅向新 驱动引擎注活水
  榆林,是一片发展热土,更是一片文化沃土。这里,黄土文化、边牧文化、红色文化精彩纷呈;这里,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烟火十足的乡村生活,处处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基因。
  如何让流淌千年的文化转为发展的不竭动力?黄河岸边,这道题有了更多解法:锚定文旅融合新赛道,榆林频频布局,在不断迭代升级中优化产业空间、培育富民场景。
  满目翠绿,碧水环绕,红瓦灰墙的民居,晃晃悠悠的吊桥……漫步在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除了好风景,传统农耕和民俗文化催生的新业态随处可见。
  “这些年,我们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享受改革红利,让旅游体验记忆中的乡愁。”赵家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称,目前,全村每年仅旅游业收入就达13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元。
  2014年以来,赵家峁村聚焦集体产权改革,以文旅融合串起全产业链,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回村上班,一年到头工资加上村集体分红,收入不少呢。”村民刘彦平说,他几年前就回村开起了观光摆渡车。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文脉深刻在榆林的沟沟峁峁。行走其中,惊喜总是不期而至。
  沿山路驶进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视野里便多了几抹浓墨重彩的绿。站在高西沟村的龙头山山顶俯瞰,山峁沟梁间林草葱茏,沟底坝地、坡上梯田的庄稼长势茂盛。“好一个陕北小江南!”调研采访团成员连连赞叹。
  这是一个藏在黄土高原褶皱里的小山村。60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幅光景: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连年遭灾荒,十年九不收。60多年来,高西沟人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同时植树种草,发展特色果业,生生把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穷山沟,治理成山清水秀的“塞上江南”。
  生态林2300多亩、经济林1000亩、大小淤坝 126 座、林草覆盖率达70%……这些亮眼的数字,既是高西沟村人一棒接一棒征山治水铸起的精神丰碑,也是山村新“跃变”的密码。
  “生态好、环境美,后续发展就有活力。”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如今的高西沟村正围绕生态、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营造看点、打造卖点。
  作为榆林乡村文化振兴“主战场”的古城佳县,文气之外,满是朝气。而在村里表演原生态实景剧,对于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村民来说已是常态。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当调研采访团来到赤牛坬村时,70分钟的赤牛坬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在高亢嘹亮的唱腔中拉开序幕。
  农民变演员,农具变道具,乡村变舞台。看似简陋的实景剧,通过村民朴素真挚的演绎,将陕北的多彩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
  地处黄河岸边的赤牛坬村,曾经名不见经传。近年来,随着沿黄公路开通,源源不断的资源涌入黄河沿线,赤牛坬村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一步步实现了村强民富。
  “这几年,我们村的文旅产业越做越火,搞演出、办民宿、当导游,都是来钱的路子。”72岁的赤牛坬村讲解员高思茂带着调研采访团边参观边介绍,“现在,大伙的腰包鼓了,幸福感噌噌往上涨。”
  3 “特”字当头 撬动经济兴乡村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的羊文化广场上,常年弥漫着一股诱人的草木香。当地人说,这是横山白绒山羊的饲料——地椒香草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因为常年食用这种植物,横山羊肉吃起来也有一种淡淡的椒香。
  羊产业是横山区的首位富民产业,养殖户人均纯收入的七成以上来自于此。七成,对一户普通农户家庭来说是什么概念?
  21万元!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养殖户马增瑞说,这是他和婆姨两个人养120只羊子,一年到头实实在在落到口袋里的钱。
  2008年,横山区在马家梁村着力打造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建成了万只标准化羊子养殖小区。老马家的羊子也在这里“安家落户”。
  统一的钢架养殖大棚遮风挡雨,半开放式的圈舍为羊子自由活动提供了充裕空间。养殖小区环境好、设施齐,老马很满意。每天,他都会从自家别墅出发,走上一两公里,在“专属羊场”喂完羊后,再原路返回。
  “羊子入住高档小区后,我一天得跑六七趟,把这条路走得都不爱走了。”说这话时,老马语气中虽然略带嫌弃,但眼里的笑却是骗不了人的。
  在马增瑞心里,不能随时随地见到自家羊子,是一个甜蜜的“烦恼”。而张怀益“头疼”的,则是公司种植的3000多亩有机小米,咋都不够卖。
  6月底的天气,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在米脂小米产业园里,半个小时前还扛着锄头的张怀益,此刻却拿起麦克风,为调研采访团讲起了米脂小米的前世今生。
  作为园区入驻企业——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农事业部负责人,张怀益的大半精力都在田间地头。
  “最近谷子正拔节呢,得多补充些营养。”这几天,刚下过一场雨,地里的墒情正好,张怀益带着一帮人忙着给谷子追肥,“我们的小米从生产源头就严格把关,品质好产量也高,一斤卖20元还供不应求。”
  米脂小米久负盛名。这几年,榆林市米脂县立足谷子生产的区位优势,强基地、抓龙头、树品牌,大力发展米脂小米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付款订单4668笔,成交额348147元。这是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6月29日一天的销售数据。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也可以一窥米脂小米的“爆火”程度。
  在榆林的几天,调研采访团不仅品尝到了香喷喷的羊肉和金灿灿的小米粥,还听到了一个新词——“伙场”。
  “伙场”又叫“伙场盘子”,是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地区的农户对自家宅家地及房前屋后空闲地的俗称。如今,这一独特的农村风貌正在焕发第二次生机。
  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新庙滩村村民刘殿玉家门口,是一条青砖铺就的小路。路两侧,栅栏围起的菜园郁郁葱葱。再往前走,穿过两棵老树搭成的入口,就来到了王家峁伙场公园。
  “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地,光秃秃的。改成公园后有了凉亭、摇椅,热闹多了。”78岁的刘殿玉说,如今这里已成了大伙休闲的好去处。
  小小的“伙场”看似简单,实则是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难点、乡村治理的焦点。为了将这些“弱点”变成“亮点”,榆阳区在下势开展伙场问题整治的同时,大力发展伙场经济,让农户房前屋后的“方寸地”成了致富增收的“新阵地”。
  短短5天时间,记者们一路行走记录,意犹未尽,收获颇丰。这座有着“塞上明珠”之称的千年古城,留在大家心中的,不只是一段段充满“土味”的美好记忆,还有传统与现代交融、时尚与厚重交织的田园牧歌,以及讲不完的乡村故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