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创业新农人
特色产业路 越走越宽广
    张清峰(右)正在查看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通讯员 张恤民 周崇红 文/图
  盛夏时节,在洋县槐树关镇张沟村张清峰的水果玉米种植基地里,玉米陆续出天花、挂胡须,长势喜人。
  “目前,基地共种植水果玉米85亩,现在正是扬花期,估计再有10多天,第一批玉米就可上市,初步估计总产值在13万元左右。”7月7日,正在玉米地干活的张清峰高兴地说。
  今年43岁的张清峰,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从学徒工人成长为项目管理者。2021年春节回家,面临孩子上高中和父母年龄大身体欠佳等实际情况,也了解到农村的惠民政策,他决定留下来在家乡发展。
  经过实地考察,张清峰发现香橼树种植要求低,生长周期长,便于管理,收益也不错。为掌握科学管理知识,他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培训班,根据土壤化验、树苗筛选,他选用秸秆为原料,通过辅助剂进行腐烂来改良土壤并补充底肥。同时,给树浇完水立即对根部土壤用塑料薄膜铺设封存水分,既降低了用水量和人工投入,又让树苗成活率高。如今,一株株香橼树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甚是壮观。
  去年春季,张清峰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又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环境条件种植了板栗南瓜15亩、水果玉米85亩,亩产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业的150%。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张清峰带动了其他村民也种植水果玉米,吸纳部分村民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我把水果玉米改成地膜覆盖种植,可避免陕南倒春寒气候的影响,比自然生长的同品种玉米早上市1个月。水果玉米市场前景很好,销路根本不用愁,价格也相对稳定,销售价格能提升130%~155%。”张清峰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大胆实践,让张清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同时,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