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打造黄河岸边新坐标
——榆林市佳县以“农文旅”融合态势厚植乡村振兴新优势
    航拍佳县坑镇赤牛坬村。记者 王东宇 摄

    赤牛坬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 记者 孙金龙 摄

    在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制作空心挂面。记者 孙金龙 摄

    佳县木头峪镇镇长李韶敏(右一)介绍木头峪古镇情况。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杨杰
  遇见葭州,于黄河岸边与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佳县古称葭州,一个从《诗经》中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有诗意又不失画意的地方。如今,古老而时新的佳县正悄悄翻页,打开的将是——“农文旅”多元业态聚集发展建设乡村振兴新示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拥河而立,潮起城乡。随着乡村振兴各项举措精准落子,佳县向“新”而行,全力打造产业功能多样、城乡发展有力的黄河岸边新地标。6月30日,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走进佳县。在这里,现代农业如火如荼,新兴业态势头强劲,文脉传承生生不息,串联起一个又一个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的生动场景。
  1 田野里,现代农业铺开丰收路
  “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应用了全膜深沟探墒技术,实现了保温、保水、保肥等效果,将高粱亩产提升至1000斤,种植效益大幅提升。”6月30日上午,在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的高粱种植基地里,该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尚武平向调研采访团介绍了当地高粱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谢家沟村种植高粱6000余亩、年产量190万公斤、产值760余万元,户均种植面积40亩,群众通过种植、养殖、酿酒等,户均年收入近40万元……这一组组数据直观展示了谢家沟村的日新月异,也让采访团一行啧啧称赞。
  一个榆林北部的小山村,如1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在于该村推行的“两厂三园四基地”农业种植模式。据了解,谢家沟村依托特色养殖场、酿酒加工厂以及山地苹果园、有机杂粮园、大棚蔬果园和旱作农业基地、移民搬迁基地、农业科普基地、农业托管基地,促进产业多点开花,群众多渠道增收。
  凭借独特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佳县成为高粱的优质产区。近年来,该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攻关,发展了地膜农机农艺一体化旱作农业技术,实现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效益和效率同步增长。同时,佳县种植的高粱全部由西凤酒厂的订单农业兜底收购,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新路子。
  作为佳县的“明星村”,谢家沟村通过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创新经营的“三轮驱动”模式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培育了一支专业农业人才队伍,同时通过村企合作、村社运营、农业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村集体经营风险,促进了收入提升。截至2022年,谢家沟村合作社实现纯利润780万元,耕、种、防、收全农业生产周期服务初具雏形。
  2022年,谢家沟村全村总收入达1500万元,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的零散种植养殖转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民也从日益壮大的产业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现在用上了新技术,高粱产量提高了不少,家家户户收入也比以前多。我去年40亩高粱就卖了10万元,效益好了,人干啥都有劲儿。”提及如今的生活,谢家沟村村民谢存旺欣喜不已。
  2 工厂里,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路
  小杂粮如何衍生大产业?手工空心挂面何以创造大效益?在位于佳县王家砭镇柳树会村的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一条条加工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火热场景尽收眼前。
  包装车间里,工人方换琴的桌前是一摞摞摆放整齐的小袋绿豆。只见她手里拿着标签,动作麻利地给包装好的绿豆挨个贴标签。不一会儿,几十袋绿豆就已贴完标签进入下一个流程。
  作为国家级星创天地榆林市东方红小杂粮星创天地孵化出的民营企业,榆林市黄土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杂粮产业化开发和手工挂面加工销售为主,建成年产500吨杂粮粉代餐粉生产线、年产2000吨杂粮分装和年产1000吨空心手工挂面三条生产线。2020年至今,累计为附近768户村民分红12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家住王家砭镇火神山村的方换琴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没上班时她就在家种地看孩子,如今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工资高,照顾家里也方便。“每月3000元,工作轻松,离家又近,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差事。”提起眼下的生活,方换琴很满足。
  在为农户分红和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该公司按照“企业+工厂+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管理模式,吸纳全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户、合作社参与,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小杂粮等农副产品种植。2022年,公司杂粮基地发展到5103亩,实现销售收入2841万元。
  而在另一边的手工挂面加工厂房里,一排排盖着棉被的醒面仓和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空心挂面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每天凌晨4点,工人们先化盐水和面,然后将和好的面放进醒面仓里醒上几个小时,才能开始制作。”佳县工贸局副局长王锋将佳县空心手工挂面的工序娓娓道来,“我们这儿的挂面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要经过和面、醒面、搓条、上棍等1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细如发丝、莹白如玉的佳县空心挂面一直是当地人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佳肴。近年来,佳县全力打造挂面产业,成立手工挂面协会,制定手工挂面质量团体标准。目前,全县有挂面加工户600余户,年产值2亿元。
  3 村落里,文化活水浇灌幸福路
  漫步在佳县木头峪镇木头峪村,无论是地貌形态,还是人文景象,都满载着乡愁味、幸福味——悠悠的古朴街巷、文化遗迹和村居民宅已然成为潜在资源,更多发展生机就藏在文旅融合的产业新格局里。
  木头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被列为全国古民居保护村、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等。目前,村里的老祠堂、古寨堡、古戏楼等设施保存完好,枣林环绕,古色古香。
  “以前交通不便,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我们只能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这些年,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旅游的人多了,也催生出了很多衍生产业。”佳县木头峪镇镇长李韶敏称,围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木头峪村正加快旅游服务设施、传统院落建设和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让更多的游客玩得好,留得住。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当天下午,调研采访团刚踏入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传入耳中的便是一声声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随着高亢嘹亮的唱腔响起,70分钟的赤牛坬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拉开序幕。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之前还在各自忙活的百十位村民穿着陕北服饰、牵着老黄牛、挑着扁担、扛上梯子,缓缓地走向“舞台”……他们用淳朴的表演结合原生态的唱腔,生动演绎了赤牛坬村的往昔和今日。
  来赤牛坬村,必看的除了《高高山上一头牛》,还有独具特色的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这些布鞋、布衣、皮袄都是我们千方百计搜罗来的,像这样的展品总共有15万多件……”72岁的赤牛坬村讲解员高思茂腰里挎着扩音器、手里拿着小旗子,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述着展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
  乡土旅游,是赤牛坬村的一张亮丽名片。老农民、老物件、老窑洞是赤牛坬村的“三宝”。这个任何旅游资源都没有的小村庄,用黄土高原的乡愁文化、一个乡土展馆和一台乡土演出,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村里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60万元。
  沿着古村落文化资源挖掘、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特色产品深度加工等新路子,如今佳县不断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和特色产业魅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