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竹山神韵

  邹婷

  从紫阳毛坝镇往南过任河,在蜿蜒盘旋的山路尽头、山环水绕之处,坐落着一个炊烟缭绕的山村桃源——竹山村,它挟带着与生俱来的质朴气息在青山绿水间诠释着自然之美……
  竹山之美,美在青山映衬白云。层林尽染,虫鸣鸟啼;谷禾醇香,清风徐来;一山一峦,一草一木。村在林中,人在绿中,无不充盈着四季的风韵:安详、平和、斑斓,令人神清气爽,可谓“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竹山之秀,秀在绿水环绕和谐。在这里,曲径通幽。村子四周青山绵绵,山中涧流潺潺,木兰峡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欢游,可谓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竹山之丽,丽在民居古朴洁净。村庄房前屋后,都是“绿”的感觉。山脚果树满坡,村后茶园畦畦,村前梯田片片,民居与青山绿水完美地结合。“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边水如环。”远看,民居错落有致;近瞧,粉墙青瓦与四周山色相互映衬。一幢幢两层小楼矗立在路两旁,外墙全部贴上白色的瓷片,整整齐齐,白亮亮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点晃眼。
  村庄和古树交相掩映,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卷,偶尔有几位老人在村中踱步,有几个孩子在嬉戏奔跑,他们如同雅韵的注脚,总是为村庄带来缤纷多彩的朦胧美,支撑着属于竹山的独特风景……村口盘踞着的一排排老槐树,斑驳的躯干上长着数不清的眼眸,痴痴张望着过往村口的每一个行人。老树虽不精贵却最皮实,模样儿虽不周正却极葱茏。老树的根脉如同亘古万年的化石,攀爬在竹山坚实的土地上。
  竹山毕恭毕敬地臣服于大地,把拉长的身影横亘于视线之中,如同大地的骨骼,把硕壮的曲线暴露于阳光之下,用力与美写就古老村庄的厚重和深沉。着一身大地的风衣,举托着巍峨与豪迈,行走间留下了竹山的名字。从此,竹山就是人生的一句感叹,把品德立起来,它是巍峨的高峰,把人性的真善美徐徐铺开……
  竹山的路,弯弯曲曲,起伏波动,犹如长城模样蜿蜒盘旋,这是一条由当地八百山民,以“愚公移山”的魄力,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钎钎一镐镐与直接云天的青山作战,从山石中凿出来的“天路”,打破了竹山与世隔绝的困境。从此,这条路如金色的丝带,紧紧缠绕着大地,接续着城镇与村庄的希望,承载着竹山的生命和发展。这条路是竹山人盼望已久的渴望,很早就在竹山人的心里酝酿,被祖祖辈辈无数次地重复,如今终于梦想成真。平坦宽阔的山路与村口的那棵老树“接轨”,世世代代竹山人贫穷落后的模样渐渐地改变,布鞋换成了皮鞋,灰布粗衣变成了笔挺西装,当年的游子从村庄走出,如今返乡创业,成为毛坝镇乡村振兴的“乡贤主力军”,让这片被贫穷“围困”的土地“长”出了新产业。这样的进进出出,为这条“天路”绘就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守望竹山,一幢幢新房与整齐的街道融为一体,曾经的困苦与如今的幸福挤满了所有光顾的视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冰箱彩电,再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在竹山的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程度地展现。所有这些,足以让过往行人驻足称赞。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竹山是一本书,它记载着山村的衰落和兴盛;竹山是一个传说,注视着跌宕起伏的新农村变迁。竹山的历史与文化、习俗和理念,构筑起与众不同的村落风貌,展示了平安和谐的夙愿。村庄的缕缕炊烟,缠绕着一种安静与祥和;村口宣传碑的耸立,衬托着一份信心和干劲。
  八百里任河呈现在眼前,那奔流涌动的不是水而是连绵不绝的希望,那夹岸崛起的不是村庄而是任河工业园。一河碧水载着从竹山神韵里飘来的欢声笑语流向远方,流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