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03日
无定河畔产业兴
采访团一行在横山区波罗古堡。
采访团一行在横山区党岔镇南庄村,采访横山老腰鼓发祥地。
采访团一行采访横山区羊文化展览馆。
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本版图片由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杨杰
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的榆林市横山区,无定河蜿蜒穿行、奔流而过,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积淀了尤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文化旅游大放异彩、羊子产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风生水起……行走在横山,处处涌动的发展新潮令人惊叹不已,一个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正在渐次勾画。
1 “文化+旅游” 古韵焕新生
踏着古朴的青砖迈入古堡,这里的仿古建筑比比皆是,商行、药铺、油坊林立两旁,街市、古井、老屋随处可见。6月28日上午,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来到榆林市横山区波罗古堡,探寻这座千年古堡的悠远历史和蝶变新生。
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的波罗古堡雄踞于大漠边关,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1992年,历经千年风雨的波罗古堡建筑群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横山区高度重视波罗古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将文化旅游与乡村建设、区域发展相结合,以“文旅+”盘活资源,让历经沧桑的古堡重焕新生。
横山区波罗镇波罗村65岁的村民薛新荣在古堡里住了大半辈子,家里几辈人都以炸麻花、卖凉粉为生。这几年,老薛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叫卖了,而是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小吃坊。
“政府把古堡改造后,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节假日,我们一家十几口人都忙不过来。”老薛边收拾碗筷边说,“今年‘五一’长假那几天,一天能卖五六千元。光靠这个小吃坊,我们老两口一年就能收入三四万元。”
横山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当地群众不仅因此吃上了“旅游饭”,精气神也越来越足。在党岔镇南庄村老腰鼓基地,党岔中学腰鼓社团的16名学生在广场上时而腾挪跳跃,时而敲响腰鼓,步伐灵活、鼓点清晰的演出,引得大家连连叫好。
作为陕北的民间文化瑰宝,横山老腰鼓流传百年,经久不衰。2008年,横山老腰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不断创新传承,横山老腰鼓逐渐被搬上舞台,知名度不断扩大。横山区通过设立腰鼓传承保护基地,开展腰鼓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使横山老腰鼓传承后继有人。
“从小就看长辈打腰鼓,逢年过节表演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那时候我就开始喜欢腰鼓了。”党岔中学初二学生孙宇亮说,“学校成立腰鼓社团,我也报名参加了,就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老腰鼓,把我们的腰鼓文化发扬光大。”
2 做大“羊产业” 奏响“新牧歌”
在横山区,有关羊子的“元素”随处可见。遍布大街的羊肉馆、形态各异的羊雕塑、丰富多样的羊产品……在这个因羊而兴、因羊而富的地方,羊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走进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羊文化展览馆、羊文化广场与一排排别墅映入眼帘。而在村里的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内,万只标准化养殖小区、饲料加工区、羊子交易市场、有机肥厂一应俱全。
时值中午,一股诱人的香味从远处飘来。寻味而至,才发现原来是榆林市铁锅炖羊肉非遗传承人王国忠正支着一口大锅,拿着一把长长的马勺在锅里来回搅动,一块块炖得软烂的羊肉瞬间肉香四溢。
“羊肉讲究小火慢炖,这样炖出来的肉肥而不腻,汤清香鲜美。”王国忠端着一碗肉介绍道,横山羊肉品质好,再用红葱、姜片、花椒、辣椒等6种配料一炖,味道就更美了。
羊产业是横山区的首位富民产业,也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而马家梁村则是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全面铺开,马家梁村的羊产业发展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圈舍、存栏120只、年收入21万元,这是马家梁村养殖户马增瑞去年养羊的收成。在横山区,像他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
55岁的马增瑞养了20多年羊,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离不开区上对羊子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不懂技术,销路也没有打开,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自从建了产业园,这些问题都不用操心了。”说起这些,马增瑞满脸带笑。
做大羊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发羊财”。近年来,横山区把羊产业作为一项长效产业,打通饲草、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建立羊产业全产业链,通过“互联网+横山羊”等模式,不断擦亮“横山羊肉”、“横山白绒山羊”公用品牌。
“截至去年底,全区羊子饲养量达280.2万只,实现产值14.6亿元,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75家、万只养羊示范村30个、10万只以上的养羊大镇6个。”横山区羊产业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瑞环称,如今的横山区,沟坡植被丰茂,标准圈舍羊子成群,尝到甜头的养殖户积极性越来越高。
3 探索新模式 走出新路子
“以前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少收成就不好。现在有了新技术,庄稼都浇上了‘救命水’,加上科学种植技术,每亩产量提高了很多。”6月28日下午,在横山区波罗镇朱家沟村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中,村民白永琴欣喜地向调研采访团讲述如今粮食种植的变化。
分区种植的玉米、高粱长势喜人,一旁的全膜深沟探墒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区中,处于拔节期的谷子绿意盎然。“这些谷子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播种时先将上面的干土刮去,将种子播在湿土里,然后覆膜。这样可以实现精准节水灌溉。”横山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久国说,这片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总面积为1180亩,配置软体水窖、光伏增压泵站等设施,主要进行旱作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坡地多、平地少,水源多、水地少,针对这一现状,横山区在东南部丘陵沟壑区大力推进旱作农业生产,积极打造旱作农业先行区,采用水平种田、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引进技术等举措,加快构建“一带三区多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夏日的无定河畔碧波荡漾,绿意葱茏,不仅滋养着横山这片土地,也孕育出了许多新业态。在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轻舞,稻鱼、稻虾、稻蟹和谐共生,一幅江南水乡的别致景色跃然眼前。
6月28日下午,调研采访团一行到达驼燕沟村时,65岁的村民李治保正穿着齐胸的防水服,在一块水田里捕捞螃蟹。只见他双手提起网兜,不一会儿就将满满一兜小螃蟹捞了起来。
“这是我们今年刚育的蟹苗,现在就能往稻田里放了。”说话间,李治保将网兜里的小螃蟹一股脑倒进田里,“换个环境让它们好好长,再过几个月就能上市了。到时候一亩稻田的收入就更多了。”
稻渔共养,一田双收。横山区无定河流域生态优美、飞鸟翔集,被誉为“塞北小江南”,是陕西最早实施稻田养蟹的地方。这两年,稻渔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单一的稻蟹发展到稻鱼、稻虾等多种模式,撬动了产业,富裕了百姓。
“目前,我们的稻渔共养从10年前的350亩发展到如今的4万亩,亩均增收800元。养殖企业扩展到34家,全年蟹苗产量超60万斤,成蟹产量达20多万斤。”横山区水产站站长郭宏强说。
采访团一行在横山区党岔镇南庄村,采访横山老腰鼓发祥地。
采访团一行采访横山区羊文化展览馆。
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本版图片由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杨杰
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的榆林市横山区,无定河蜿蜒穿行、奔流而过,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积淀了尤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文化旅游大放异彩、羊子产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风生水起……行走在横山,处处涌动的发展新潮令人惊叹不已,一个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正在渐次勾画。
1 “文化+旅游” 古韵焕新生
踏着古朴的青砖迈入古堡,这里的仿古建筑比比皆是,商行、药铺、油坊林立两旁,街市、古井、老屋随处可见。6月28日上午,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来到榆林市横山区波罗古堡,探寻这座千年古堡的悠远历史和蝶变新生。
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的波罗古堡雄踞于大漠边关,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1992年,历经千年风雨的波罗古堡建筑群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横山区高度重视波罗古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将文化旅游与乡村建设、区域发展相结合,以“文旅+”盘活资源,让历经沧桑的古堡重焕新生。
横山区波罗镇波罗村65岁的村民薛新荣在古堡里住了大半辈子,家里几辈人都以炸麻花、卖凉粉为生。这几年,老薛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叫卖了,而是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小吃坊。
“政府把古堡改造后,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节假日,我们一家十几口人都忙不过来。”老薛边收拾碗筷边说,“今年‘五一’长假那几天,一天能卖五六千元。光靠这个小吃坊,我们老两口一年就能收入三四万元。”
横山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当地群众不仅因此吃上了“旅游饭”,精气神也越来越足。在党岔镇南庄村老腰鼓基地,党岔中学腰鼓社团的16名学生在广场上时而腾挪跳跃,时而敲响腰鼓,步伐灵活、鼓点清晰的演出,引得大家连连叫好。
作为陕北的民间文化瑰宝,横山老腰鼓流传百年,经久不衰。2008年,横山老腰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不断创新传承,横山老腰鼓逐渐被搬上舞台,知名度不断扩大。横山区通过设立腰鼓传承保护基地,开展腰鼓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使横山老腰鼓传承后继有人。
“从小就看长辈打腰鼓,逢年过节表演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那时候我就开始喜欢腰鼓了。”党岔中学初二学生孙宇亮说,“学校成立腰鼓社团,我也报名参加了,就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老腰鼓,把我们的腰鼓文化发扬光大。”
2 做大“羊产业” 奏响“新牧歌”
在横山区,有关羊子的“元素”随处可见。遍布大街的羊肉馆、形态各异的羊雕塑、丰富多样的羊产品……在这个因羊而兴、因羊而富的地方,羊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走进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羊文化展览馆、羊文化广场与一排排别墅映入眼帘。而在村里的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内,万只标准化养殖小区、饲料加工区、羊子交易市场、有机肥厂一应俱全。
时值中午,一股诱人的香味从远处飘来。寻味而至,才发现原来是榆林市铁锅炖羊肉非遗传承人王国忠正支着一口大锅,拿着一把长长的马勺在锅里来回搅动,一块块炖得软烂的羊肉瞬间肉香四溢。
“羊肉讲究小火慢炖,这样炖出来的肉肥而不腻,汤清香鲜美。”王国忠端着一碗肉介绍道,横山羊肉品质好,再用红葱、姜片、花椒、辣椒等6种配料一炖,味道就更美了。
羊产业是横山区的首位富民产业,也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而马家梁村则是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全面铺开,马家梁村的羊产业发展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圈舍、存栏120只、年收入21万元,这是马家梁村养殖户马增瑞去年养羊的收成。在横山区,像他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
55岁的马增瑞养了20多年羊,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离不开区上对羊子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不懂技术,销路也没有打开,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自从建了产业园,这些问题都不用操心了。”说起这些,马增瑞满脸带笑。
做大羊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发羊财”。近年来,横山区把羊产业作为一项长效产业,打通饲草、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建立羊产业全产业链,通过“互联网+横山羊”等模式,不断擦亮“横山羊肉”、“横山白绒山羊”公用品牌。
“截至去年底,全区羊子饲养量达280.2万只,实现产值14.6亿元,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75家、万只养羊示范村30个、10万只以上的养羊大镇6个。”横山区羊产业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瑞环称,如今的横山区,沟坡植被丰茂,标准圈舍羊子成群,尝到甜头的养殖户积极性越来越高。
3 探索新模式 走出新路子
“以前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少收成就不好。现在有了新技术,庄稼都浇上了‘救命水’,加上科学种植技术,每亩产量提高了很多。”6月28日下午,在横山区波罗镇朱家沟村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中,村民白永琴欣喜地向调研采访团讲述如今粮食种植的变化。
分区种植的玉米、高粱长势喜人,一旁的全膜深沟探墒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区中,处于拔节期的谷子绿意盎然。“这些谷子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播种时先将上面的干土刮去,将种子播在湿土里,然后覆膜。这样可以实现精准节水灌溉。”横山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久国说,这片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总面积为1180亩,配置软体水窖、光伏增压泵站等设施,主要进行旱作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坡地多、平地少,水源多、水地少,针对这一现状,横山区在东南部丘陵沟壑区大力推进旱作农业生产,积极打造旱作农业先行区,采用水平种田、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引进技术等举措,加快构建“一带三区多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夏日的无定河畔碧波荡漾,绿意葱茏,不仅滋养着横山这片土地,也孕育出了许多新业态。在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轻舞,稻鱼、稻虾、稻蟹和谐共生,一幅江南水乡的别致景色跃然眼前。
6月28日下午,调研采访团一行到达驼燕沟村时,65岁的村民李治保正穿着齐胸的防水服,在一块水田里捕捞螃蟹。只见他双手提起网兜,不一会儿就将满满一兜小螃蟹捞了起来。
“这是我们今年刚育的蟹苗,现在就能往稻田里放了。”说话间,李治保将网兜里的小螃蟹一股脑倒进田里,“换个环境让它们好好长,再过几个月就能上市了。到时候一亩稻田的收入就更多了。”
稻渔共养,一田双收。横山区无定河流域生态优美、飞鸟翔集,被誉为“塞北小江南”,是陕西最早实施稻田养蟹的地方。这两年,稻渔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单一的稻蟹发展到稻鱼、稻虾等多种模式,撬动了产业,富裕了百姓。
“目前,我们的稻渔共养从10年前的350亩发展到如今的4万亩,亩均增收800元。养殖企业扩展到34家,全年蟹苗产量超60万斤,成蟹产量达20多万斤。”横山区水产站站长郭宏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