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延安:绿意涌动黄土地
  本报记者 杨磊
  6月17日早上,家住延安市凤凰山下的张庆年老人和外孙站在凤凰山顶,环视眼前绿意涌动的宝塔山、清凉山和远处的杨家岭,感慨地对外孙说:“多年前可不是这么个样……”
  从吹响绿色冲锋号,到造林2300余万亩,延安用24年时间,再造了一个秀美山川。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满目苍翠的黄土地到处涌动着绿意,老百姓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延安有了“生动注脚”
  1999年,延安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24年来,延安市累计营造林2355万亩。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8.07%,较1998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植被覆盖度由46.1%升至81.3%,山川大地到处绿意盎然。
  近年来,延安市始终致力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不仅使80%以上的农民享受到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效益补偿,而且促进了广大农民由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如今,大棚蔬菜、山地苹果、舍饲养殖等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占到群众收入的60%以上,红枣、核桃、花椒等干果经济林和中药材、食用菌、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稳步发展,森林乡村、康养基地等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正在兴起。目前,全市实施干杂果低产园改造和标准示范园建设1.5万亩,种植中药材3.23万亩,中蜂养殖累计达17.93万箱,从事林下经济种养殖业群众达6237户,群众实现增产增收。
  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不仅是守住大地的“被子”、农民的“票子”,也是守住大自然共同的家园。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好转,延安的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目前,延安境内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种子植物147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Ⅱ级25种、省级13种。子午岭林区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是迄今全国已知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的区域,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增至2800多只,且种群范围在持续扩张。
  去年,延安市完成营造林154.7万亩,“三化一片林”森林村庄建设17个,义务植树811.7万株。
  林长制是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延安市按照有名、有实、有责、有效“四有”要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林长制体系,设立“四级”林长8235名,竖立林长公示牌1905块,选聘生态护林员3372人,实现了4457.37万亩生态空间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延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占金表示,2023年,延安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围绕建设美丽延安,当好生态卫士,让绿色成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