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拿“临时工”说事不好使了
  ■ 黄敏
  最近一段时间,教师脚踢扯拽学生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尽管相关部门快速作出回应,但争议并未平息。与此同时,一个带有极强用工偏见而又未必合理的“临时工”,又一次被推到舆论前沿。
  一出事就是“临时工”担着,已成了很多部门应对舆情事件的“标准”手段,似乎只要跟“临时工”撇清关系,涉事部门就能摆脱责任。然而这一次,网民并不买账。有人疑惑,为什么一出事就强调“临时工”,而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还有人直言,总是让“临时工”背锅,恰恰说明不担当不作为。更有人认为,谁会在意出事的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让老百姓辨别员工身份,规避“不良员工”,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失范。
  拿“临时工”当“替罪羊”的招数,多年前就用滥了,时至今日依然被一些部门奉若“法宝”。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方面,在一些部门看来,相比正式人员,“临时工”没有接受系统培训,业务不熟,“出事”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则是弃卒保车、断尾求生。
  此次事件之所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非网民揪着事件本身不放,而是对用“临时工”顶罪的套路反感至极、难以信服。这足以说明,社会对“临时工现象”诟病甚多。
  长期以来,“临时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不仅各方面相对弱势,还往往要“冲在前”。按照正常逻辑,为了保住“饭碗”,获取更多机会,“临时工”为人更低调、做事更卖力,无所顾忌、随意“肇事”似乎说不过去。换句话说,即便惹了事,“临时工”也代表用人单位履行职责,其工作行为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用人单位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是拿“临时工”当“挡箭牌”,遇事逃避推诿,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又怎么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是非曲直自有判断。在作风建设越走越实的今天,动辄拿“临时工”说事,不仅不好使了,还容易招致反感,损害政府形象。与其出了事四处找借口,不如从内部找不足,补齐短板,坦然面对,用担当抚平风浪,赢得信赖。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