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黄土岭上烟苗绿
  本报记者 赖雅芬
  眼下,正是烟苗夏季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14日,在洋县龙亭镇高原寺村新整修的梯田里,一行行移栽的烟苗绿油油的,10多名务工村民手握铁锨、提着水桶为地垄上的烟苗浇水、施肥,干得热火朝天。
  “最近烟苗正长叶子,这次的肥料水要比上一次的浓一点,这样营养才能跟得上。这几天温度比较高,千万不能把肥料水洒到叶芯上,否则苗子就容易烧死。”高原寺村烤烟基地负责人杨波和大伙一样,忙出了一身汗,“要想有好收成,必须精心管护。再过一段时间,就该给烟苗打顶、抹杈了,到时候大家才要好好干呢。”
  头一年摸索着种植烤烟,杨波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不过这种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从整地开始,就有县上的技术人员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有啥问题随叫随到。”专家的精心指导,让杨波吃下了“定心丸”,“从目前来看,烟苗长势都好得很,后期管护好了,烟叶质量和产量都没问题。”
  烤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无论是起垄、覆膜、培土,还是移栽、管护、烘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今年,高原寺村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烤烟种植,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开春到现在一直在这里干活,从前期的土地翻耕到现在的日常管理,基本上都没休息过。”尽管天天在地里忙活,可村民李建却乐在其中,“我每天定时定点上下班,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方便得很。”
  烤烟是高原寺村的新兴支柱产业,村党支部书记王宝信隔三差五就要到基地走一走,看看烟苗的生长情况,和杨波聊聊烤烟管理,问问劳务用工和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然后再共同商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这片地以前是荒坡地,啥都种不成,我们当地人都把这叫黄土岭。去年冬天以来,县上实施了坡改梯、旱改水工程,改造后变成了250亩高标准农田。”王宝信称,今年,村上将120亩地流转出去,种植大田地膜烤烟,五月上旬已全部移栽完,等到9月份就能采收了。
  每天吸纳劳动力10余人,仅劳务用工一项,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5万余元……这是烤烟产业在高原寺村的眼前效益。“这些烟苗可是我们的宝贝疙瘩,只要精心管护,‘绿叶子’肯定会变成‘金叶子’,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王宝信说,这才是发展烤烟产业的长远效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